除病離苦的《藥師咒》
一、來源與功效
漢地佛教徒早晚課誦十小咒中的〈藥師灌頂真言〉,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根本咒,常被簡稱為〈藥師咒〉。它是佛教徒經(jīng)常誦持的幾個咒語之一,尤其是在有病苦時。
據(jù)《藥師經(jīng)》記載,誦持此經(jīng)咒的功效有二:1、聞?wù)f藥師名號即得滅罪往生。2、修藥師法及持藥師咒,可除病離苦。因此藥師法與咒在漢地、日、韓、西藏等地相當(dāng)盛行。
一般通行于中、日、韓地區(qū)的漢譯《藥師經(jīng)》,是玄奘譯于650年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該經(jīng)原無咒語,但通行的所謂玄奘本可見有Me述藥師咒的誦出因緣、咒文、持咒法及功效的經(jīng)文;這應(yīng)該是后人參照義凈譯本,從中摘錄添加到玄奘本而成的。茲摘錄此段要點如下:「…… 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應(yīng)當(dāng)一心,為彼病人,常清凈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后,生彼世界,…… 如是便蒙諸佛護(hù)念,所求愿滿,乃至菩提?!?/p>
二、持法
由上文可知此咒的持法為:對食物、藥、或水持咒一百零八遍,再讓病人服食。當(dāng)然,「常清凈澡漱」的基本醫(yī)療處置,也是必要條件之一。其功效如上經(jīng)文所述為:除病離苦,所求皆得。
《藥師咒》解讀與結(jié)構(gòu)解析
依文字的有無意義,咒語可分為:1.全有文字意義、2.全無文字意義、3.混合型等三種。藥師咒每個字皆有清楚意涵,我覺得了解咒語意義有助于學(xué)習(xí)與記憶,因此雖知咒語不譯屬所謂五不翻原則,但仍解釋其意。
藥師咒有大咒與小咒之分,或稱長咒與短咒,又名根本咒與心咒。茲將藥師根本咒分成下列五部份,并逐句解釋其意。(1)歸敬呼請文(2)即說咒曰(3)咒語主文(4)祈愿祝禱文(5)結(jié)語
《藥師咒》分段逐字解析
(1)歸敬呼請文:
在禮敬世尊之后,以藥師佛的全名「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應(yīng)供.正等覺」來禮敬藥師佛,做為歸敬呼請文。
簡易羅馬拼音:
1.namo bagavate baisajya-guru-vaidurya-praba-rajaya tatagataya arhate samyaksambudaya 2.tadyata
傳統(tǒng)漢字音譯:
1.南謨 薄伽伐帝 鞞殺社 窶嚕 薜琉璃 b漹C喝啰阇也 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 2.怛侄他
簡易漢字音譯:
1.那摩 拔軋哇貼 百沙加 姑魯 外丟里牙 普拉巴拉夾牙 塌塌軋塌牙 阿爾哈貼 三藐客三菩達(dá)牙 2.塌地牙踏
咒語漢語翻譯:
1.禮敬世尊.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應(yīng)供.正等覺!2.即說咒曰:
南謨(namo)是南無,禮敬、歸命之意;薄伽伐帝(bhagavate)是世尊;合起來是:禮敬世尊。
鞞殺社(bhaisajye)是藥;窶嚕(guru)是師;薜琉璃(vaidurya)常簡稱為琉璃;b漹C(prabha)是光;喝啰阇也 (rajaya)來自raja,是王;ya是梵文與格字尾,表示禮敬的對象,合起來是:藥師琉璃光王。
怛他揭多也(tathagataya)來自tathagata,是如來;阿啰喝帝(arhate)來自arhat,為應(yīng)供或阿羅漢。三藐三勃陀耶 (samyaksambuddhaya)為正等覺、正等覺者之意,英文為one who has attained to complete enlightenment。合起來是:如來.應(yīng)供.正等覺;為常見的如來稱號。
(2)即說咒曰:
「怛侄他(tadyatha)」是咒語的重要分水嶺,在型式完整的咒語中,此句之前為歸敬呼請文,之后是咒語的中心內(nèi)容;意思是即說咒曰,英文常譯為It runs like this。
簡易羅馬拼音:3.om baisajye baisajye 4.baisajya samudgate 5.svaha
傳統(tǒng)漢字音譯:3.唵 鞞殺逝 鞞殺逝 4.鞞殺社 三沒揭帝 5.莎婆訶
簡易漢字音譯:3.唵 百沙杰 百沙杰 4.百沙加 三木的軋貼 5.刷哈
咒語漢語翻譯::3.唵!藥!藥! 4.藥生起來! 5.刷哈!
(3)咒語主文:
唵(om)是咒語中心內(nèi)容常見的起始句。鞞殺逝(bhaisajye,百沙杰)來自bhaisajya,藥之意。咒語用字精簡,往往只是幾個單字,幾乎不用完整的句子。
(4)祈愿祝禱文:
在咒語主文及結(jié)語間,常會有一段祈求本咒成就的祈愿祝禱文。本咒此段可說是「祈求生起能解除眾生病痛的藥」之意。
鞞殺社(bhaisajya)是藥,三沒揭帝(samudgate)來自samudgata,出生、出現(xiàn)、成就之意;英文為risen up, come forth, appeared, begun等意。
梵文屬印歐語系,用英文比用中文易解讀。三沒揭帝(samudgate)的字源是sam+ud+√gaj (gate)。sam的英文是together;ud是up;gaj是go之意,而梵文gate為英文的gone,因此samudgate的英文為 gone up together或risen up together之意。細(xì)心的讀者也許會想起心經(jīng)的咒語中也有sam與gate,即波羅僧揭諦(para+sam+gate)。各種咒語用字常相同,多學(xué) 幾個咒語就會發(fā)現(xiàn)學(xué)習(xí)梵文咒語并不難,因多半的字都通用而易認(rèn)得。
(5)結(jié)語:
莎婆訶(svaha)是咒語最常見的結(jié)尾語。有吉祥、成就之意。
《藥師心咒》解讀與結(jié)構(gòu)解析
(1)漢傳心咒
藥師咒有大咒、小咒之分;大咒就是上文所說的咒語全文。小咒即心咒,其內(nèi)容在漢、藏、日各有不同說法:漢地流通者,即上述咒語主文「唵」之后的部份: 「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om bhaisajye bhaisajye bhaisajya samudgate svaha」(意為:唵!藥!藥!藥生起來!刷哈!)。
(2)藏傳心咒
藏傳的〈藥師小咒〉類似漢傳的用法,但咒文較長,且依傳承尚有長短之分,長的為: tadyatha om bhaisajye bhaisajye maha bhaisajye bhaisajye raja samudgate svaha,意為:唵!藥!藥!大藥!藥王!生起來!刷哈!可見咒文有四次的bhaisajye。短的則少了一次,即少了raja之前的 bhaisajye,而只有三次,亦即將「大藥、藥王」并稱為「大藥王」。流通的音樂帶以三次的較常見。
通行藏傳發(fā)音與梵文念法不同,其心咒念成deyata om bekanje bekanje maha bekanje raja samudgate soha。不同之處在deyata, bekanje與soha。藏傳何以如是發(fā)音的理由,我留在下幾期的藏傳阿彌陀小咒一文中再談。
(3)日傳心咒
小咒的另一種說法是日本東密、臺密的習(xí)慣用法,他們的〈藥師小咒〉是根據(jù)唐.阿地瞿多所譯《陀羅尼集經(jīng)》卷二,或金剛智所譯《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等所記 之〈藥師琉璃光佛印咒〉。咒文為:「唵!呼嚧,呼嚧,戰(zhàn)馱利,摩橙祇,莎訶!om huru huru candali matangi svaha」。另據(jù)田久保周譽的研究,小咒還有:「唵 戰(zhàn)馱 祇哩 娑婆呵!om canda-giri svaha」,它的出處是《大正藏》924A、B的《藥師如來念誦儀軌》。
《東西方凈土咒》解析
太虛大師在《藥師經(jīng)講記》中說:此經(jīng)的二大功效為:(一)拔除一切業(yè)障。(二)十二神將饒益有情;是故此經(jīng)亦名《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經(jīng)》。
太虛大師所說的「拔除一切業(yè)障」,讓人想起前幾期介紹過的,俗名為〈往生咒〉,原名為〈拔一切業(yè)障根本得生凈土神咒〉的西方凈土阿彌陀佛咒,其與俗名〈藥師咒〉的東方凈土藥師琉璃光如來咒,有相當(dāng)類似的名稱及功效。
知名佛教學(xué)者藍(lán)吉富教授曾在拙著《往生咒研究》序文中指出:「相對于阿彌陀佛西方凈土世界的來生效益,東方藥師琉璃光凈土較強調(diào)現(xiàn)世效益。我也覺得多數(shù)眾 生皆希望現(xiàn)世得安樂,而較不寄望虛無飄渺的來世?!褂纱瞬浑y了解何以藥師法與藥師咒盛行于漢、藏、韓、日等地。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形成,與人類破壞環(huán)境所造 成的大自然反撲,相信藥師咒在將來會更盛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