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但愿母親曾經(jīng)也得到過神助
太上感應(yīng)篇上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右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wèi)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奔词钦f,中國的圣人相信,神靈護衛(wèi)善人。人人都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善人,但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否得到過神靈衛(wèi)之。而我,似乎有理由相信:我的母親多次得到過神助。
紀(jì)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則“孝感狐仙”的故事,講述者是紀(jì)曉嵐的先母張?zhí)蛉说娜槟噶问?。滄州農(nóng)村有位以賣面粉為生的婦女,賺錢孝養(yǎng)她的婆婆。那時沒有機器磨面,靠人力和畜力推磨。她家貧窮買不起驢子,所以她自己一手把麥子一手推磨,每天夜里干到凌晨才休息。她婆婆去世后,有一次上墳回家路上,遇到兩位少女,很高興地對她說:“我們一塊兒住了二十多年,你還認識我們嗎?”婦女驚異不知。兩位少女解釋說:“嫂子不必驚訝,我姐妹倆是狐女,被你的孝心感動,每夜都幫你推磨。沒想到因此受上帝嘉獎,我們也因此功德而得正果。如今嫂子對婆婆的孝心盡完,我們姐妹也該登仙去了。今天特向嫂子道別?!闭f罷,像刮一陣風(fēng),轉(zhuǎn)眼不見了。婦女回家后再推那石磨,才覺得特別沉重,不像以前那么旋轉(zhuǎn)自如了。
重陽節(jié)后回老家,在嬸娘家門口聊天。我叫她三娘,今年80歲了,三娘虔誠信奉觀音菩薩。她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母親跟她關(guān)系最好,晚上把紡線車搬到她家里,一邊聊天一邊紡線。我第一次聽說母親這件事。這引起了我的一些回憶:上個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我們家的衣服都是母親紡紗,然后請村里的人織成棉布,再自己買顏料染色,最后給我們做成衣服。我們家有九個孩子,父親去世早,穿衣吃飯是很大的問題。我印象中,母親在家紡線總是到下夜的幾點鐘,有時到雞鳴報曉。我還記得,夏夜的晚上,母親也是一個人磨面,左手推著石磨的把手,右手往磨中心放麥粒,磨出來的粗面粉還要用羅篩篩成精細的面粉。有一晚,母親在外堂石磨邊磨面,我出大門玩,夜有些黑,看到一個東西躺著山邊路上,可能是一條黃牛。我害怕,趕緊回屋了。如今,感謝這個記憶里夾帶著母親磨面的記憶。
紀(jì)曉嵐的“孝感狐仙”的故事,給我不少安慰,我猜想母親當(dāng)年紡紗和磨面也一樣得到神靈相助。因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母親因為繁重的家務(wù)而累到。父親去世前,家里活兒也是母親承擔(dān),父親是一名在鄉(xiāng)村教書的國家教師,他的學(xué)校離家?guī)资锏?,平常也少回家。父親除了能教書,還繼承祖業(yè),能做風(fēng)水先生。***時期,父親被劃為“右派”份子,英年早逝。父親1970年初去世,墓地卻是我母親隨便選定的。沒有找也不敢找風(fēng)水先生擇地。母親不識字,也不懂風(fēng)水。2001年母親去世,按照常規(guī),葬在父親墓旁(右邊)。也是今年重陽節(jié)后回老家,從一位叔輩那兒得知,我母親的墓地是他參與挖土的,不可思議的是,墓穴底下發(fā)現(xiàn)有古墓。他不知如何是好,征求我家兩位大哥的意見。家兄說,母親必須葬在父親右邊,事已至此,就在古墓上安息,這并不是壞事。按照風(fēng)水先生的說法,這是古人看中的吉地,所以很久以前就有人下葬。
母親去世后,才結(jié)上佛緣。她托夢找我?guī)兔?,我就出資委托家兄們在父母墓地上建了祭亭。2008年5月衍洪法師在亭前為我父親和母親的靈魂做三皈依。衍洪法師看出來了,父母所葬的山不是普通的山,山上葬有古時修道得道的祖師,衍洪法師親自給此山命名為“祖領(lǐng)”,并將我父母祭亭更名為“祭祖亭”。(2012年11月25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