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能“囤在福里”該知足
最近朋友圈的一段話:“一場疫情,全民成廚子了,醫(yī)護成戰(zhàn)士了,警察成哨兵了,機關(guān)干部成門衛(wèi)了,老師成主播了,家長成班主任了,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倍嗝丛溨C的痛!
疫情之下,封城封路,家家閉戶,人人自危。于是,“宅家”成為當(dāng)下全民共同的生活方式。接著就是學(xué)校推遲開學(xué),或者有的開始網(wǎng)上授課。孩子繼續(xù)宅家,這可苦了做母親的。
(1)
正月初六,妹妹來電:“姐姐,我要出去給兒子買卡紙、圖畫書,家里的都用完了,玩具玩夠了,開始大鬧天宮了!”妹妹的惱火隔了手機漫過來,“我必須上街購物了!順路給你買一桶酒精捎過去如何?”
在街上,我和妹妹隔了一米的距離說了會兒話。她接著還去給上高二的女兒買教輔用書,要不然沒法子做作業(yè)。以前她都是過了春節(jié)才從容購買教輔書,不料今年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攪個措手不及。如今萬巷空寂、商鋪閉市,唉,妹妹被逼成了辣媽。
我強硬要求和妹妹兵分兩路,她去書店買書,我去文具市場為她兒子買卡紙等。
想想年初一她發(fā)過來的視頻中,父慈子愛閨女甜,其樂融融一家親,憋了這幾天,儲備不良的家中已經(jīng)是相看兩厭,雞飛狗跳了。
“買什么東西就能降伏外甥這個小困獸讓他老實呆在家里?”路上我飛速轉(zhuǎn)動大腦。
平時顧客盈門的一排文具店,總算有兩家開門營業(yè),謝天謝地!
我小心地和店員保持距離,用最快的速度買了一堆:卡紙、橡皮泥、圖畫書、故事書、跳繩、跳棋、撲克。店主笑了:“這幾天就是這些東西最下貨,小孩子都在家里憋成孫悟空了!”
妹妹跑了三家書店,一無所獲——皆關(guān)門大吉。
晚上妹妹發(fā)過來一個視頻:妹夫抓著頭發(fā),對著電腦,“俯首甘為孺子牛”,和女兒開始了沒有教科書的學(xué)習(xí)。
(2)
“宅家”這么多天,家里快彈盡糧絕了:饅頭、面粉沒了,蔬菜只有大白菜、土豆少許。今天非一趟超市去不行了
我家住的小區(qū)和超市只隔了一個紅綠燈路口,肺炎疫情卻把我們隔得仿佛“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般的遙遠(yuǎn),從春節(jié)至今我沒有去過一趟。
手套、口罩,口袋里裝著消毒液小噴瓶,午飯后,我全副武裝來到超市。超市里冷冷清清,每組貨物前一位店員,也都是武裝到位。稀稀疏疏的顧客都是直奔目標(biāo),速買速撤,沒有哪個敢在超市里多待一分鐘。
我推著購物車付款時,發(fā)現(xiàn)收銀臺前有兩位女店員在服務(wù),原來是為了縮短顧客結(jié)賬時間。沒有顧客,她倆在說話。
“我孩子學(xué)校從今天開始網(wǎng)絡(luò)授課學(xué)習(xí)了。咱家長也不輕省啊,又得監(jiān)督孩子,又得輔導(dǎo)他做作業(yè),這個寒假過的……我都快成半個老師了!”
“嘿,別說了,我兒子剛聽了二十來分鐘課,就說打盹了,干脆爬床上睡覺了,不自覺。”
“還得和孩子斗智斗勇,不能讓他輸在寒假。”
“比起武漢的孩子,咱孩子不是 在福囤里嘛?!?/p>
語氣里是平和、滿足,完全沒有疫情之下的焦慮不安。
我默默地打量了她們一番:樸實的眼神,冒著疫情危險堅守崗位的超市員工,亦母亦師的家長?!耙磺邪埠?!”默默地,我祝愿。
(3)
是啊,此時的武漢,該有多少家庭正在飽受生離死別之苦,床榻病痛之苦,恐懼擔(dān)憂之苦啊。而我們能健康的宅家,已經(jīng)是“在福里囤了”。還有什么不知足,還有什么怨言呢?面對無常,能有佛法可學(xué)、有口飯吃,健康活著就是最大的奢侈與福報。
是啊,當(dāng)我們自己身在福中時,該知足了,更該感恩。感恩那些默默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與幕后捐款捐物的“逆行者”。此時,我徹骨的,醍醐灌頂般的認(rèn)知到南無羌佛《極圣解脫大手印》中的說法?!拔覀冎杂薪裉斓娜松砗鸵磺?,皆因為父母所生,父母教養(yǎng)、哺育我們,娑婆世界群情奮力,各功所能,辛苦勞累,功德巍巍,相互造就生活之園,隨處隨地皆是眾生功德所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