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大事 先拜拜佛靜坐一下
有一個禪師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后,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一個東西,他說: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慚愧、也很后悔,一直念佛給它回向;念完以后,他離開的時候,非常的惱恨,一個晚上沒有睡好覺,總覺得那只青蛙的冤魂一直在吵他,一晚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他的徒弟在外面掃地,就說:師父啊,你門前怎么有一只踩爛的茄子??!
他師父聽到這一句話,通身清涼,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
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看風云變色──其實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障礙你,都是你自己的妄想。一個修行人佛者覺也!你要想辦法,從你的妄想跳脫出來,這是關鍵。我們不可能不打妄想,這強人所難;但是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先穩(wěn)住,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一個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你就有救了。我們常說: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一個人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你還不知道,那就很麻煩了!
理論上來說,修《楞嚴經(jīng)》的人,我們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反應不要太快,因為你的第一念反應,肯定是妄想。你看懺公師父做事情很慢的,他老人家說:誒,你去規(guī)劃一下什么什么事情。
其實我們不要被世間的學問所轉(zhuǎn),要追求效率。這個都不對的。當然小事情,你知道就趕快去做;越大的事情,先去拜拜佛、靜坐一下,讓妄想沉淀。
妄想它的問題在哪里?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生滅變化的,即便你不對治它,它也自然會消失掉,但是你一執(zhí)著它,那不得了,它變得擴大、變得有力量。
所以妄想好不好對治?答案是:很難講。你要執(zhí)著它,它就變得很強大;你要認為說你本來就沒有妄想,它就沒有力量。
講真的,修《楞嚴經(jīng)》的人,反應不要太快,越大的事情,緩一緩再看看;再看看的時候,妄想自然會消失掉,你會知道─我這樣做,到底是妄想的推動?還是一種真實的智慧?你馬上可以看得出來。
總之:修學《楞嚴經(jīng)》第一件事情是先安住真如,跳脫妄想,這是第一件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