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和:自省三則
得與失
有朋友問我,學佛多年到底有何得?由此間使我想起一位雕塑家的話。有人問雕塑家用什么絕技雕成如此精美的作品?這位雕塑家回答:我只是將不是作品的部分全部除掉而已。我想,學佛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在世,多少人被名與利纏縛,并且有許許多多人終生都在為名利而拼命奮斗,五欲的受用就像一張無形的網(wǎng),將人的一生限定在這張網(wǎng)中。學佛起什么作用呢?就是使人生起智慧,看破這張網(wǎng),看破名利,看破生死,不再受這些虛無的、不真實、不永久的妄想的束縛,從此獲得輕松、自由,將一切與人生存在并無實際意義的附著全部拋棄、除掉。就像那位雕塑家所言,把不是作品的部分除掉,留下的便是作品。學佛的利益就在這里,把纏縛在生命之上的雜物全部去掉,真正的生命便呈現(xiàn)出來。
燒不掉的陋習
我得以批準離職休養(yǎng),舉家遷往省城。遷移之前,我將多年工作和寫作所獲的先進、優(yōu)秀,一等獎、二等獎之類的紅本本、金本本付諸一炬。如此之舉自以為離開公職后,從此再不與名利相牽,可能淡泊名利。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在我以后的數(shù)年中,每當我與人談及名利之事,我總愛將我燒名利一事表達出來,以示自己的氣度。知道我有此舉的人也大為贊嘆,感嘆在當今重名重利的社會熱潮中,像我這等輕薄名利的人實在屈指可數(shù)。一日讀《金剛經(jīng)》,經(jīng)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猛然驚醒,燒名利那把火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了,我的心卻久久停在那把火中,且這把火在我心中久燃不熄,可見我名利之欲何等嚴重。這真是眾生可悲,妄心可悲。
夢顯權(quán)欲
當了10余年的七品官,在還只有48歲的時候便自愿申請離職,辭去官位。我周圍的同事、朋友無不贊頌我是一個看破紅塵,看破權(quán)欲的明白人。我自己對自己也差不多有如此認同??呻x職數(shù)年來,我夜里作了許多夢,有不少的夢是開會的夢,研究工作的夢,下縣、下鄉(xiāng)檢查工作的夢。夢中自己常常仍處在領導的位置,主持縣委常委會,主持干部大會,常以領導姿態(tài)發(fā)表意見,指導工作。這真是白日里平民,夜里做官;白日里離職,夢里復宮位;白日里淡權(quán),夢顯權(quán)欲。
可見一個人的惡習要徹底根除是何其難,難怪佛門中有高僧警言:白日里作得主,夢里還作得主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