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大家,黃庭堅
黃庭堅不但在文學(xué)、書法、茶等方面造詣很深,而且在香學(xué)領(lǐng)域也造詣深厚,是宋朝首屈一指的香學(xué)大師和制香大家。他不僅愛香、詠香,親自動手制作合香,而且培養(yǎng)出一代香學(xué)名家洪芻。
如果說蘇軾是用眼睛感受香,描摹的是香的外形;范成大是用鼻子品味香,表述的是香的氣味;那么黃庭堅則是用心在感悟香。
香,在他的心中是高貴的靈魂。黃太史四香和返魂梅、聞思香在香學(xué)發(fā)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稱有香癖的詩人黃庭堅,在氣味品鑒和心靈感悟上,有獨到的見解。即便現(xiàn)在通過他選香的精到和調(diào)香的細(xì)膩,能夠依稀感受到他手中的合香迷人的芳香和強(qiáng)大的能量,尤其是他那境界高超、意味無窮的跋文,更使人感受到無比幽深和神秘的美感。
宋元之際,黃庭堅善用香之名已為時人所重。為其所稱譽(yù)的香方,因山谷之名而彰顯。
陳敬《陳氏香譜》收錄眾多香方,匯集與黃庭堅有關(guān)、最為著名的四帖香方,稱之為黃太史四香,即:意合香、意可香、深靜香、小宗香。
意合香
▼
位列黃太史四香之首。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在秘書省,賈天錫以意合香換得黃詩十首,黃庭堅恨詩語未工,未能盡譽(yù)此香之佳,以至甚寶此香,未嘗妄以與人,足見他對此香之珍愛。
黃庭堅《意合香跋文》云:
賈天錫宣事作意合香,清麗閑遠(yuǎn),自然有富貴氣,覺諸人家合香殊寒乞。天錫屢惠賜此香,惟要作詩。因以兵衛(wèi)森畫戟燕寢凝清香韻作十小詩贈之,猶恨詩語未工,未稱此香耳。然余甚寶此香,未嘗妄以與人。
城西張仲謀為我作寒計,惠騏驥院馬通薪二百,因以香二十餅報之?;蛐υ唬翰慌c公詩為地耶?應(yīng)之曰:人或能為人作祟,豈若馬通薪使冰雪之辰,鈴下馬走皆有挾纊之溫耶。學(xué)詩三十年,今乃大覺,然見事亦太晚也。
意可香
▼
據(jù)《陳氏香譜》記載為南唐時宮廷香。輾轉(zhuǎn)流傳,至北宋沈立、梅堯臣,再至黃庭堅。
《意可香跋文》更是直指人心,耐人尋味:
山谷道人得之于東溪老,東溪老得之于歷陽公。其方初不知得之所自,始名宜愛。或云此江南宮中香,有美人曰宜娘,甚愛此香,故名宜愛。不知其在中主、后主時耶?
香殊不凡,故易名意可,使眾不業(yè)力無度量之意。鼻孔繞二十五有,求覓增上必以此香為可。何況酒玄參,茗熬紫檀,鼻端以濡然乎!直是得無主。意者觀此香,莫處處穿透,亦必為可耳。 香殊不凡,是指香韻特別不同凡響。
眾不業(yè)力無度量,是說各種行為的總和不可限量。二十五有,佛家認(rèn)為開三界為二十五有。聞此香可使人:三界二十五有種果報纏繞,以鼻孔感知香,求得定心靜意。此香氣韻強(qiáng)盛,美妙可人,聞之使人心境空寂,靈臺通透。
香的命名便意味無窮,溫馨不已。改名更是不同凡響,充滿禪意。香韻如余音繞梁,裊裊不絕,又如空山磬音,直入人心。
深靜香
▼
其香方以海南沉香為主,最能體現(xiàn)崖香清婉優(yōu)雅之神韻。此香為歐陽元老為黃庭堅所制。
荊州歐陽元老為予制此香,而以一斤許贈別。元老者,其從師也,能受匠石之斤;其為吏也,不剉庖丁之刃,天下可人也。此香恬澹寂寞,非其所尚,時下帷一炷,如見其人。 歐陽元老,即歐陽獻(xiàn),字符老,生卒年不詳,后卜居湖北江陵一帶以終。
哲宗元中曾與田端彥同入李清臣幕。黃庭堅與其往來交游,《山谷集》有《跋歐陽元老詩》,稱元老作詩入淵明格律,頗雍容。元老個性親近山水,恬淡自怡。
因此,當(dāng)黃庭堅燃深靜香一炷時,元老如在眼前。真的是香如其人,恬澹寂寞,不求時尚。如此之香,如此之人,如此知音,何其難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