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知識 配制合香的方法
「古 時文人以制香品香為樂,有些是閑趣,無所事事之時和合一款香作為雅致之事;或者是和合一款香作禮品,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崇拜之情或其他之情;有些是為自 己和合一款香,如吟詩作對一樣,向天地陳表自己的情志與追求,或敘述一個故事一種情懷;另外還有就是斗香,幾位有文化的雅士聚在一起定下一個主題,然 后各自回家配制和合,制成后大家聚在一起看誰的香最得韻味。」
談到評鑒和合香,最簡單的說法有三個層次,最低一層為品味,就是分辨這是屬于什 么味道,例如這是沉香味那是檀香味這是薰衣草味那是蘋果味;第二層為品韻,這一款香是屬于飄逸的或沉著的或甜美的或冷靜的,是品鑒香的韻律;第三層為 品意,即這一款香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和思想精髓,品鑒調香師所附予這款香的主題與意韻。
好,明白了從前人為什么要玩和合香,那我們自己想和一款香的步驟又是什么呢?
● 第一步:緣起
為什么要制作這一款香?
那要你自己去決定,把主題定下來。
● 第二步:配伍
配伍,即是指如何搭配香料,亦即香方。
學習和香的因緣有三類,一是依照經典所出,即指依據歷代所編篆的香譜香方,如《香乘》《陳氏香譜》《漢宮香方》等等里面的香方配伍比例制作。但缺陷是,你雖然有了香方,卻無從得知古人是如何炮制原香材的,而炮制香料是和合香里最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第二類因緣是師承以往,即有老師教的,如一些寺院的傳承或祖輩制香傳下來的;
第三類因緣是秉性自研,是根據自己的秉性,通過對古傳香方的實踐、改進,通過自身的修為,學習對香料的駕馭,自研出獨特的配伍理論;
至于配伍的形式也有多種,可依據中醫(yī)理論,根據香材的藥效成份等原理來搭配;另外有如香水的氣味疊加模式,還有較擬人化的通過香料去表現一個主題一種性格;哪一種更具實操性或更具學術性,這需要探討!
● 第三步:辨材
辨材,即香材原料的挑選。
當確定好一個香方之后,我們就可以選材了。香材的優(yōu)劣與否,就決定了和合香的品質。如香材的產地、外觀、味道等等。大多數香材在藥店都可以找到,至于品質,即需要多方比較,經驗最重要。
● 第四步:炮制
炮制是和合香里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判定調香師是否高手的最重要依據之一。
香材原料的炮制方法有:如修、蒸、煮、炒、炙、炮、焙、飛等。
修:一洗凈香材,除去雜質、變質的部分及其它非藥用成分;二是做切割、粉碎處理,使其大小規(guī)格滿足要求。如,龍涎香需要清除其中的砂石,沉香則要清除泥土等。
蒸:是指利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香材,蒸的火候、次數視要求而定;這種方法可使香材由生變熟,也可調理藥性、分離香材。蒸的時候也可根據要求加入輔料。如篤耨香黑白間雜者,必須分離單用,方法是,用瓷器盛香放進蒸籠中蒸,約半小時白色的篤耨香浮在上面,黑色的即沉在下面。
煮:用清水或加料浸煮,主要目的是調整藥性,去除異味。如炮制甲香,就需要分別用到碳汁、泥水和酒來煮。
炒:根據需要清炒或料炒,火候上有炒到黃或炒到焦等。如制檀香的方法之一是,選好檀香制成碎米粒大,慢火炒到出紫色的煙,去掉腥氣為止。
炙:用液體輔料拌炒,使輔料滲入和合于香材之中,以改變香材的藥性。在制香中常用的輔料主要有蜜、梨汁、酒等。
炮:用武火急炒,或加沙子、蒲黃粉等一起拌炒;炮與炒只是火候上的區(qū)別,炮燙用武火,炒炙用文火。
烘焙:將香材置于容器(瓦器等)中加熱使其干燥。
水飛:把粉碎后的香材加水研磨,再將液漿靜置沉淀,將沉淀物曬干研細備用。此法能防止香材在研磨時粉末飛揚的損耗,又可分離出香材中可溶于水的成分,使香更加細膩。
● 第五步:成型/窖藏
經過上述步驟制成香品,可以即時成型,制成線香、盤香、塔香、香餅、香膏或其他形式;和合香最好經過窖藏,窖藏三月至半年,香材會融合得更加醇厚,富有韻味及變化。
● 第六步:出窖/品鑒
出窖品鑒,一款香的生命才開始誕生。你可以送人、自用;月下焚香品茗,或者焚香夜讀,一柱香、一杯茶、一本書,品味屬于東方式的休閑人生。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