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女子何以不嫁太子,反嫁土匪?
小山上,草廬中。
領(lǐng)頭的官差正問道:先生有大才,為何屈居鄉(xiāng)野僻地?
答:大才未有,獨教女有方。
差:先生可愿隨我下山,風(fēng)云變幻,盡在股掌。
答:我老朽矣,還請攜小女下山,以盡父德。
旦日,女子隨車隊下山,遭匪,人車俱獲。
眾人被推押上堂,皆臉色灰敗,唯獨女子并無懼色。
匪首異之,仔細(xì)端詳,出言問之。
答曰:君愿為我放下屠刀,妾亦愿常伴左右。
匪首放歸他人,獨留女子。
眾人回到老者隱居的山茅前,痛哭流涕,陳詞昂烈,誓要回朝班兵剿匪。
屋內(nèi)久無聲響,眾人跪了許久,有膽大者捅開了門。
老者已然仙去,唯桌上留草紙一張。
不久后坊間傳聞,兩朝太傅的女兒落入匪寇之手,生死不知。
太子聞訊,慨然落淚,長嘆不止。
是夜,太子正冠素服,拜見皇上,密談至天亮。
三月后,太子登基。
往后數(shù)年,勵精圖治,安民盈庫,不外如是。只在不為人知時候,望夜星神傷。
時逢饑饉,并災(zāi)疫,匪首開倉濟(jì)眾,女子懸壺,美名漸傳。
不想,日夜奔勞,心血用盡,病至不治。
太子不顧左右勸諫,策馬絕塵而去。
近榻,少女不復(fù)當(dāng)年,形容枯槁,仍含淺笑。
榻上投來目光清然,太子駐足。
兩人相視良久,太子只覺一眼萬年,終于開口。
問:為何不負(fù)天下人,獨負(fù)我。
答:前塵早定,雖然情深,奈何緣淺。
問:投他為何。
答:懸崖勒馬,妾為韁繩。
問:可愿隨我回京治病。
答:病入膏肓,皮囊如衣,時已至此,無可再治。
太子默然。
女子漫聲念道:太陽性之于偉,何以故耳?面萬法與群生施光放熱故耳,故為人贊,由是之道,為或之流為眾而消益者是為其大也。
付書一卷《世法哲言》。
太子拜別而去。
逝,年四十,遺匪白壁。匪自知己身之善已逝,唯持壁入林,終不復(fù)出。
太傅草紙留字:眾學(xué)生中,唯女兒大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