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李圓凈居士: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念佛感應(yīng) 2023-07-22 09:19

觀世音菩薩靈感錄

李圓凈居士原著

演培法師白話講述

觀世音菩薩于往劫中,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雖則安住常寂光土,而復(fù)垂形實報方便同居三土;雖則?,F(xiàn)佛身,而復(fù)普現(xiàn)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六道之身,雖則常侍彌陀,而復(fù)普于十方無盡法界,普現(xiàn)色身所謂但有利益,無不興崇,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普陀山者,乃菩薩亦跡之處,欲令眾生投誠有地,示跡此山,豈菩薩唯在普陀,不在他處乎?!一月麗天,萬川影現(xiàn),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現(xiàn)全月,若水昏而動,則月影便不分明矣,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于念時便令冥顯獲益,若心不志誠、不專一,則便難蒙救護(hù)矣,此義甚深,當(dāng)看印光文鈔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hù),故名為觀世音也,普門者,以菩薩道大無力,普隨一切眾生根性令其就路還家,不獨立一門,如世病有千般,則藥有萬品,不執(zhí)定一法,隨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處,而點示之,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各皆可獲圓通,以故法法頭頭皆為出生死成正覺之門,故名普門也,若菩薩唯在南海,則不足以為普矣。(印光法師復(fù)麗隱叟書)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難

第三篇 興?;?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廣勸懲

第六篇 普示現(xiàn)

第一篇 拔病苦

◆ 晉朝有個和尚,名叫竺法義,住在興寧中始寧山上,很精細(xì)的研究所有的佛經(jīng),從他學(xué)習(xí)的學(xué)生經(jīng)常有一百多人,當(dāng)咸安二年的時候,他感覺生起心氣病來,病得很久,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誠歸依觀世音菩薩,忽然有一天夢見一個人破開他的肚皮,把他的腸胃都拿了出來,并且洗刮他的五臟六腑,看見有結(jié)成一塊塊骯臟的東西很多,都把他洗得干干凈凈了,再放進(jìn)去,還原縫好,對義說,你的病已經(jīng)除掉了,當(dāng)他一覺醒來,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書令官員傅亮編撰這件事的奇跡,常常說,他的父親在世時,和義一起游山玩水,義也常常說這件奇事,聽到的人沒有一個不肅然起敬的。(太平廣記)

◆ 元魏時(即北魏孝文帝亦稱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經(jīng)夢見有個人告訴他說,你的性命將于四十二歲的時候,當(dāng)壽終正寢,到了那個時候,果然生起很嚴(yán)重的病來,他自己憂慮必定會死,將他所有的衣食資產(chǎn)多為布施,有位朋友對他說,我聽見供養(yǎng)六十二億菩薩,和念一聲觀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樣的,泰感動醒悟,所以他虔誠歸依誦念觀世音菩薩,不分日里夜里都不懈怠一下,精誠勤奮四天四夜,在他所坐的帳子下面,忽然發(fā)現(xiàn)一道白光從門外穿了進(jìn)來,只看見觀世音菩薩的金色雙腳,照著全屋通通光亮,泰馬上扯開帳子出來叩頭頂禮,一會兒光就滅了。他又悲傷又喜懼,周身流汗,便覺得身體輕松,所生的病也就都全好了。(高僧傳二集)

◆ 河西三沮渠蒙遜,歸依了正法后,生起病來,伊波勒菩薩告訴觀世音菩薩對于這個地方有緣份,教他誦讀普門品,病就好了,從此這普門品特別東行于河西了,名為觀世音經(jīng)。(法華傳記)

◆ 劉宋時(指南北朝時劉裕所建之宋朝)有位邵信,吳興地方的人,深信佛法,得了傷寒病,沒有人敢去看他,他就悲痛哭泣口不住念觀世音菩薩,忽然遇見一個和尚,說是杯渡弟子,從他的衣帶頭里取出一包散藥給他服,病就好了。(高僧傳初集)

◆ 劉宋時有個尼姑名叫玄藻,俗姓路,吳郡人,路安荀的女兒,藻十幾歲的時候,身染重病,服了很多良藥,不但沒有減輕,返而日日加重,當(dāng)時有個太玄臺寺和尚釋法濟告訴安荀說,你的女兒這種病,恐怕是業(yè)障,不是醫(yī)藥所能消除,佛經(jīng)上說,設(shè)若有人到了危難痛苦的時候,能夠歸依三寶懺悔求佛保佑許愿的人,都能獲得拯救。你若能給你的女兒洗澡清凈,專心一意的傾向誠懇吁請,必定能夠得到痊愈,安荀當(dāng)以為然,就在家里,供設(shè)觀世音像,為他的女兒洗澡清潔身體,齋戒凈心,扶著病叩頭,專念觀世音菩薩,七日七夜不斷的念,念到第七日初夜里,忽然看見有一個金像高一尺多,三摩女兒身,從頭至腳,即覺得久治不愈的大病消除,他的女兒既然獲得靈驗感應(yīng),后來就請求出了家,精進(jìn)勤奮毫不懈怠,誦念法華經(jīng),吃長齋三十七年,常常切望心想,愿意將來升到兜率天上去,到了元嘉十六年的時候,她離開京都去造經(jīng),從來就不知所終了。(比丘尼傳)

◆ 劉宋時長干寺曇穎和尚會稽人,少年即出家,謹(jǐn)慎修持,戒行,誦讀佛經(jīng)十余萬字,在寺內(nèi)行善常給人方便,宣揚佛法,攝化無量,穎常常身生癬病,久治不愈,在禪房里經(jīng)常供一觀世音像,早晚頂禮叩拜,懇求保佑瘡疾痊愈。一日忽然看見一條蛇,沿著墻壁爬上屋頂,不一會兒有個老鼠從屋頂墜到地下,滿身都是蛇的涎液,其形狀好像死了,穎心里希望它再活,即刻取竹片刮除涎液,忽然想起曾經(jīng)聽到別人說過,蛇所吞了老鼠身上的涎液,能夠治療瘡疾,當(dāng)即將刮下來的涎液敷到自己的瘡上,把所有的瘡敷遍了,老鼠也即刻復(fù)活了,馬上很快的逃去,一夜功夫,他的瘡疾就都痊愈了,方才覺悟到蛇和老鼠,都是他祈禱得來的,于是宣傳到遠(yuǎn)近各處,名聲震動了王公大人,活到八十一歲,就死在這寺里。(高僧傳初集)

◆ 齊國建安王生瘡,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至誠不停的念,有一天晚上夢見大士(觀世音亦稱大士)親手為他敷藥,到了第二天一早瘡就痊愈了。見到聽到的人,無不驚異的相傳為奇事,一時發(fā)信心的人不少。(感應(yīng)傳)

◆ 梁朝時代有個和尚名叫法橋,是中山地方的人,少年的時候就出了家,喜歡誦念經(jīng)典,苦于發(fā)出來的聲音不夠清楚暢快!于是乎他就絕食(不吃飯),懺悔自己的罪過,經(jīng)過了七天七夜,一心一意皈依觀世音菩薩,虔敬的,誠懇的不懈怠一下,刻苦的祈禱菩薩現(xiàn)時報應(yīng)!同學(xué)們苦苦的勸告他不要絕食他卻發(fā)誓不改變他原來的意思志向,到了第七天,覺得喉嚨里面裂開了,即刻拿水來洗漱著說:‘我有感應(yīng)了!’于是作‘三契經(jīng)’,就是三段誦念經(jīng)典的聲音,相隔數(shù)里遠(yuǎn)近地方的人聽得很清楚,都來看他誦經(jīng),非常驚奇嘆償,后來每每誦經(jīng)數(shù)十萬字,無論日里夜里誦念不停,他的聲音悲憤婉轉(zhuǎn)通于神明,活到九十歲,他的聲音還沒有改變一點。(高僧傳初集)

◆ 隋朝時代有個和尚名叫滿,安定地方的人,當(dāng)他起初在俗家的時候,因為染上了時癥,雙腳不能伸縮,常常念觀世音菩薩。有一天忽然看見一個和尚,拿著很潔凈的瓶子在他面前站著,滿就問:‘師傅從那里來呀?’和尚答道:‘因為你常常懇求,所以我才來,你前生捕殺過生物的性命,遺留下來的禍殃以致于此呵!你將眼睛閉著,我當(dāng)為你治療?!瘽M照他的吩咐,請求醫(yī)治,但覺得膝蓋上好像拔去了幾個寸把長的釘子,腳就好了,當(dāng)他睜開眼睛起來道謝,不知和尚的去向,因此滿更精進(jìn)誠懇信奉觀世音菩薩,發(fā)誓不娶妻室,后來忽然自通禪觀,安坐不動,經(jīng)過了七天。在開皇初元年間出了家,住在救度寺里。(高僧傳二集)

◆ 有位姓史名叫雋的,他的天才學(xué)識都是超群,惟不信佛法,時常對人說,佛法不足以事奉,后來雙腳生病寸步難行,睡在床上不能下來,請醫(yī)求神,均感無效,他的朋友龍文對他說:‘觀音大士尋著懇求祈禱的聲音,他就會來救濟苦難,只要你能誠心誠意必能感動,他沒有不靈驗感應(yīng),何不建造大士的像供奉’。雋以病勢急迫,照他朋友的話鑄造觀世音菩薩像,當(dāng)像造成,果然在夢里見到觀音,他馬上向觀音大士懺悔他的罪過,信奉佛法,他的腳病不用藥醫(yī),自然而然的就痊愈了。(宣驗記)

◆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神智,婺州義烏地方的人,每天只吃一頓飯,(很多和尚修持每天只吃一頓飯,所謂過午不食以示大悲)他經(jīng)常以茶杯裝凈水,念大悲心咒,以救治百病,凡是有病的人,喝了他念過大悲咒的水,病就好了。所以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不斷的來向他請求大悲咒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供給人家,故此稱他為大悲咒和尚。在大中那年里,一位裴休的女兒,被鬼神作崇生起病來,神智和尚,為她念了七天大悲咒,鬼神平服了,病也復(fù)元了,于是奏稟道院,給他匾額題了,‘大中圣壽’四個字。(高僧傳三集)

◆ 唐朝麟德年間,京城里永興坊有位姓許名叫儼的人,以捕魚為職業(yè),后來生了大病,病得像死人一樣。身上發(fā)紅病得好似火燙,自己醒過來說:‘在陰間看見一車炭火推來燒身體,閻王爺責(zé)備我捕魚罪業(yè)重大,罰我現(xiàn)在活生生的受罪。’已經(jīng)過了好幾天,病的死去活來,一會兒活了,一會兒又死了。他的親戚們都勸他做功德,于是鑄造觀世音像兩尊,供養(yǎng)菩薩懺悔自己的罪過,并且令他全家里人都吃素,他的病也就好了。(法苑珠林及轉(zhuǎn)因錄)

◆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法朗,是姑蘇地方的人,常誦觀音明咒(即觀音聰明咒)無不神效,到了龍朔二年的時候,城陽公主生了重病,皇帝聽說法朗能夠誦持秘咒,醫(yī)好了很多病人,請他到宮里布置經(jīng)壇,持誦了一晝一夜,公主的病果然安好了。(高僧傳三集)

◆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法通,俗家姓關(guān),京城鄂縣人,少小時就出了家,身體很瘦弱,風(fēng)都吹得倒的人,同伴多輕視他,通時常暗自流淚,有一天他對著觀音圣像禱告說:‘我聽說菩薩圣明,凡是許愿的,馬上靈驗,乞求菩薩垂憐我,提拔誘導(dǎo),使我的身體強壯起來。免受他人輕視侮辱呵!’因此誦念觀音經(jīng),晝夜不停,一年有余,通回家去看他的母親夢見有人送來三驢背筋,剛剛吃了一根,就被母親把他叫醒了,從此他的體力雄偉壯健,肌膚也堅強結(jié)實,私自秘密的舉起很大的木頭和石塊,都不覺得沉重。同在寺里有個和尚名叫戡的,氣力最大,稱雄一時,通將袈裟安放在柱子的下面,戡起初沒有看見是通放的,他以為是鬼神所做的。通笑著將屋梁舉起,抽出袈裟,戡大為驚駭,同時也佩服,不敢再輕視他了。(高僧傳二集)

◆ 唐朝有個姓王名琦的,山西省太原縣的人,居住在榮陽地方,從小的時候就不吃葷和有血的動物,大歷年初,為衢州司戶官,性情好做善事,常常誦念觀音經(jīng),從少到老幾次生過很嚴(yán)重的大病,因為他一生誠心誦念觀音經(jīng)的緣故病都不久就好了。(廣異記)

◆ 唐朝有個知玄法師,俗家姓陳,眉州洪雅地方的人,常常講演佛法經(jīng)論,和尚居士都很敬仰佩服,每每恨他的鄉(xiāng)土聲音不大正確,于是到象耳山誦念大悲咒,有天夢見一個有神通的和尚把他的舌頭截了下來,另換上了一個,第二天說話就變成了秦語。(高僧傳三集)

◆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智益,長沙地方的人,俗家姓吳,常常為征服蠻子的兵,喜歡捕魚、打獵,有次得到一個白烏龜,把它煮來吃了,于是生起瘡來全身都漬爛,連眉毛胡須手指腳趾,通通都爛掉了,落得一點不存,號淘痛哭呼救不得,幸而沒有即刻死去,不能再去當(dāng)兵,只好當(dāng)叫化子,討飯走到安南市中,有一個和尚看見很憐憫他,對他說:‘你可回心轉(zhuǎn)意,念念大悲咒,我當(dāng)以口頭傳授給你,假若你能夠精進(jìn)不懈怠,必定能夠獲得善報。’智益果然照他的話接受,一心一意的念誦大悲咒,從此瘡痍漸漸的復(fù)原,手指腳趾重生了出來,既然痊愈了,于是剃發(fā)做了和尚,就在伏波將軍的舊屋子里,建造了一棟精致館舍當(dāng)了住持。(太平廣記及轉(zhuǎn)因錄)

◆ 唐朝有個靜之禪師,俗家姓趙,雍州高陵地方的人,活到七十八歲,喜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觀想,依照經(jīng)文修持學(xué)習(xí),性情樂于出家,貞觀初年,隱居在光化寺,大約有十幾年,經(jīng)常在茅棚打坐,不住在僧房里,所以四面八方集合來崇拜他的有二百多人,晝夜六時,身口意三業(yè),精進(jìn)勤奮的修持,決不辜負(fù)一點光陰,當(dāng)時鼻內(nèi)生了一個肉瘤塞住,百種藥方都醫(yī)治毫無效驗,有個和尚告訴他念誦‘般若心經(jīng)’一萬遍,所生的肉瘤便落了下來。(高僧傳二集)

◆ 唐朝有個和尚名叫智勤,俗家姓朱,少小的時候,就會好好的做克制自己的工夫,和愛好樂群的道理,每每和大眾往來,所發(fā)表言談沒有不歡喜融洽的,所以群眾情況都很雍雍和睦,加之他自己修持省察參詳研究,精進(jìn)誠懇勇敢猛烈,凡是有對他祈禱請求的,沒有不靈感應(yīng)驗,起初是因為他的母親精神萎靡,困倦疲乏,他為他的母親虔誠誦念觀音大士圣號,祈求他母親的病早日康復(fù),他的虔誠感動的家里樹葉之上,都發(fā)現(xiàn)化佛,全家人都看見了,他母親的病立即消除。(高僧傳二集)

◆ 宋朝有個繼忠法師別號法臣,是浙江永嘉地方的人,俗家姓邱,起初他的父母在佛前求子嗣,兩人同夢見一個和尚給他們一個好孩子,并且對他們說:‘螺溪尊者(人名系天臺荊溪尊者六世之法嗣)寄托你們養(yǎng)育他’,當(dāng)他母親懷孕就厭惡肉葷,他幼年的時候見到佛像必定敬禮,八歲時開元(唐文宗年號)年間,蒙佛恩寵得以度脫,即到南湖地方依靠廣智和尚學(xué)習(xí),因為辛苦勤勞過度生起病來,于是乎實行請求‘觀音三昧’感動觀音大士放光,以水灌到他的頭頂上,他的病即刻就痊愈。因此后來洞明徹悟‘教觀’(即教相與觀心)沒有所牽掣障礙。(佛祖統(tǒng)紀(jì))

◆ 宋朝政和七年間,有一個姓李名叫八的人,生大麻瘋病約有三年,醫(yī)師都說沒有法子醫(yī)治,起初當(dāng)李八還沒有生病以前的時候,經(jīng)常誦念‘觀音經(jīng)’及讀完‘三藏’一萬五千余卷。有一天忽然有一位和尚來找他,給他一粒藥丸,李八雖然接受了,但不敢輕意吞服,夜間又夢見這個和尚對他說:‘我愍念你誦佛經(jīng)虔誠,特來賜給你救苦丹丸一粒,為什么緣故不吞服呢!’李八醒來后即刻把藥丸吞服了,過了七天之后,他全身皮膚都脫換了,胡須眉毛都又重生起來了。(海南一勺)

◆ 宋朝有一個姓張名叫孝純的人,有一個孫兒,長到五歲還不能行走,有人告訴他說:‘目前淮甸地方有一個農(nóng)夫,腿腳癱瘓很久,但是他每天持念觀世音名號不停。于是感動觀世音菩薩現(xiàn)示法身,因此遺留下四句偈(即佛法韻句如詩文)說:‘大智發(fā)于心,于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觀世音菩薩口授之偈不敢擅譯謹(jǐn)錄原句)農(nóng)夫誦念這四句偈滿足了一百天,他的不治之病,也就痊愈了。這位孝純就教導(dǎo)他的孫兒和奶媽齋戒持誦,三個月后,學(xué)步行走如常人一樣。凡是小孩生腿腳病的,誦念這四句偈都很靈驗,若有求聰明智慧的人,能念這四句偈的,也都能獲得效果。(觀音慈林集)

◆ 宋朝淳熙五年間,饒州地方有個都巡檢的官姓羅名生,因為避水災(zāi),住在王茂才的家里,他有一個婢女名叫大喜,眼睛瞎了很久,而且痛得很利害,一天夢見一個老和尚喚醒對她說:‘大喜!慶賀你有緣分,倘若不到這里來,一定成為一個殘廢的人,我拿了藥來救你?!f完了,就給她一小碗藥,婢女喝了,馬上覺得一雙眼睛明亮了。當(dāng)即叩謝并問:‘大師父從那里來?’和尚說:‘我就住在這家里很久,聽到你叫喚痛苦,我心里憐憫你,特來相救的?!搅说诙煸绯浚九劬粡?fù)原了,而且痛亦止了。大家都奇怪地問她,婢女具實告以夢中所經(jīng)過的情形。茂才告訴他的母親,母親說:‘這是觀世音菩薩,我家多年敬奉,凡有危急困難,叩頭求救,無不靈驗的?!`驗記)

◆ 臺州地方有個和尚名叫處蹈,當(dāng)他中年的時候,眼睛生病,常常持誦大悲咒,有次夢見觀音大士傳授法偈令他每天早晨,拿清凈水一杯,焚香念偈七遍,念完了拿水來洗眼睛,處蹈照這個方法實行眼病就痊愈了,活到了八十八歲。記這件故事的人,也害眼病一個多月,有一位醫(yī)師孫震元傳授這個方法,實行之后,也很靈驗。不敢保守秘密,謹(jǐn)記于簿冊上,偈曰:‘救苦觀世音,賜我大安樂,與我大方便,滅我愚癡暗,賢劫諸障礙,無明諸罪惡,出我暗室中,使我視物光。我今說洗法,懺眼釋罪狀,普放凈光明,愿睹微妙相。’(纓艮筆記)

◆ 宋朝度宗咸淳丙寅年三月,有位姓范的太尉官以害眼病,派遣他的兒子朝拜潮音洞下面,取泉水回來洗,眼病立刻痊愈,又命他的兒子復(fù)來潮音拜謝,觀音大士現(xiàn)出全身,一陣淡淡的白煙披在身上,好像隔著一層薄紗,后來又到善財洞,善財童子忽然也出現(xiàn),觀音大士又現(xiàn)出白素衣裳及縹帶,珍珠寶玉遍身,左顧右盼,如同將要說話的樣子。(普陀山志)

◆ 宋朝有位姓王名叫日休的人,向朋友借得一本阿彌陀經(jīng)來抄,想校閱刊印,后廣為宣傳,將拿筆的時候,右手覺得有風(fēng),他的手指自動的掉下來,沒有寫字,于是舉起手指,念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幾聲,禱告趨除風(fēng)病,成全他的心愿,禱告完畢,手指就不掉了,終于將阿彌陀經(jīng)抄成,完全無恙。(龍舒凈土文)

◆ 宋朝有位侍郎官,姓邊名叫知白,在元豐二年的時候受了暑生起病來,忽然于睡夢中看見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身上灑水從頭頂上一直到腳跟,覺得很清爽涼快,等他一覺醒來病都消除了,于是他搜集古今一些靈驗的事實,編成‘觀音感應(yīng)集’四卷,傳行于世。(佛祖統(tǒng)紀(jì))

◆ 元朝平江地方有個和尚名叫惠恭,生患胃病,不能夠喝水、吃飯,夜晚夢見一只貓兒跑到他的肚腹里,從這天起他的病一天比一天厲害,想吃魚,恭忽然間轉(zhuǎn)念責(zé)備自己,知道這種念頭是惡報,于是發(fā)愿誦念觀世音菩薩壹百萬聲,每日持念大悲咒一首零八遍,后來又夢到山上,遇見一有道法的人對他說,我給你藥,不一會兒有個青衣童子拿著寵子裝了一只雞到他面前來,貓兒就從他的口里跳出來,進(jìn)到籠子里擒拿雞,驚醒之后,馬上覺得病好了。(報應(yīng)錄)

◆ 元朝有個和尚名叫蒙潤,別號玉岡,是嘉禾地方的人,十四歲就出家了,因為辛苦勤學(xué),得了奇怪的病癥,設(shè)法醫(yī)治,修行苦練,請求觀音懺七七日(四十九天)果然獲得了靈驗,病既然痊愈了,而他的心加倍的聰明伶俐,又修練法華大悲種種的三昧,所獲得的福祉祥瑞感應(yīng),真不可以勝記了。(高僧傳四集)

◆ 元朝有個和尚名叫真凈,別號如庵,是江蘇省華亭地方姚姓子弟,他的母親夢見白月墜到她的懷里,就懷孕了,有個奇異的和尚對他們說:‘這個孩子是海月法師再來轉(zhuǎn)世?!?dāng)他九歲時就出家了,歸依無極度法師,學(xué)完了性理學(xué),在泰定年間,得到宰相脫歡(人名)的推舉遷住在下天竺,凈生病頗為痛苦,夢見白衣大士拿一瓶凈水灌到他的口里,并對他說:‘你的病當(dāng)可以自己痊愈了,不必吃藥,待他醒來,果然病就好了。(高僧傳四集)◆ 元朝有位禪師名叫千巖,浙江省蕭山縣人,俗家姓董,幼年的時候常常生病,他的母親在觀音大士神像前祈禱,許愿將他出家,他的病可就痊愈了,他起初從靈芝律師,學(xué)習(xí)戒律,后來又從中峰和尚傳授心?。ㄟ_(dá)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隱居在天龍寺,一天有兩條蛇來圍繞法師的座位,法師為它們(指蛇)說三歸五戒的道理,那兩條蛇舉起頭來點點,好像似拜謝高興的跳舞而后離去了。(釋氏稽古略)

◆ 明朝吳郡地方有位姓徐名叫明甫的人,素來供奉觀音大士,禮拜恭敬很虔誠的,他的兒子單名礦,十幾歲的時候,忽然生起很危險的重病,他們夫妻兩人在觀音菩薩像前早晚都叩頭祈禱到了第七天,夜晚夢見觀音菩薩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憂愁,你們的孩子明天早晨就可以起來了。’忽然聽到有種聲音震動在桌子上,當(dāng)即驚醒,起來看見所供大士桌案前面果盤等器具,都墜落在地上,撿起來竟沒有一件是損壞的,同時聽見他們的兒子口中很小聲喃喃的叫喚著說:‘菩薩救我,菩薩救我!’問他不答應(yīng),等待天亮了詢問是什么緣故?他的兒子說:‘昨晚夜半時分,正在昏沉,氣要斷絕的時候,看見大士到床前叫醒他說:“我來救你”當(dāng)以水一杯給他喝,冰涼的涼澈骨,于是全身出了大汗,而后覺得很爽快了,不到幾天,病果然好了。(徐氏庭訓(xùn))

◆ 明朝天童地方有個和尚單名叫照,平素多病,當(dāng)洪武丙辰年病勢一天一天的沉重,勉藏(人名)主勸他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照聽他的話去做。每天誦念一萬聲,到第二年十月十七日午刻的時候,自己想到病勢離死的時候不遠(yuǎn)了。莫為改持阿彌陀佛名號,剛剛起了這個念頭,忽然看見一位美麗的女人,身上穿了法衣,手里拿著凈瓶,從門外進(jìn)來,站在他的面前,照驚恐奇異,愴惶失措既而安定心神,仔細(xì)觀看,知道是菩薩現(xiàn)身示相,照于是跪下來痛哭流涕哀哀的懇求,一會兒菩薩的相就不見了,過了五天之后,他的病完全脫盡了。(山庵雜錄)

◆ 明朝有位澹凝居士姓王名叫應(yīng)吉,平素很虔誠的供奉觀音大士,在萬歷壬寅那年,他生痰火病,點水都不能下咽,大約有七天,到了九月初一日前子夜的時候,夢見坐著一頂轎子,循著大河岸走,忽然顛出轎外,墜落到水中,麟甲一類之物,如魚蝦龜蛇,種種水族當(dāng)前,因而念及這些魚類都是我時常所吃的,今日它們亦乘此為難于我?;谢秀便钡娜粲袀€人挾著他的兩臂提起來放到崖石的上面,于是他抬起頭來一看,是個很好的天氣,紅日當(dāng)空,觀音大士正倚靠著崖石而坐,善財童子、龍女、鸚鵡、凈瓶等等都已陳列。以手摸摸衣服,一點沒有打濕,因而叩頭拜謝。大士對他說:‘你本是一位善知識轉(zhuǎn)身,平素又很虔誠供奉我,所以特地來救你,但是你殺生作業(yè)很多,以致才有這種病害,假若能夠戒殺,你的病即可痊愈。’王答道:‘這是我心中的夙愿,謹(jǐn)當(dāng)遵受戒命?!笫坑终f:‘我這里有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所制成的能治百?。┙o你拿去喝了它?!蹼p手捧著杯子一飲而盡。那個杯子好像玻璃似的,里外通通透明的,醍醐的顏色黃而且?guī)П叹G色,味道特別清淡香澤,不像是世間上那樣的濃厚氣味,喝完了叩頭拜謝,倏忽之間而醒覺,剩余的香味還留在唇口里。遍身出汗如雨下一般,過一會兒覺得周身清涼,心胸也開朗爽快。能夠喝稀粥,精神馬上回復(fù)了,自此以后,刻骨銘心誓戒殺生,于是他自己作了一本‘紀(jì)靈戒殺衷言’,記述這件事情。(慈心寶鑒)

◆ 明朝崇禎辛巳年間,當(dāng)涂縣官署前面,有一個山東癱子來行乞,以手代替腳行走,人人都討厭他,癱子受了氣,被人辱罵的很不平,聽說塘橋庵有一位修行的和尚名叫水谷的,他去告訴乞食艱難困苦的情形,谷對他說:‘你若能夠發(fā)愿心出家,仗著菩薩慈悲大力,或者有施主來救濟你?!c子遵從他的意思,于是剃發(fā)受齋戒,雖然行乞,但不茹葷血,縱然仍被辱罵,安然忍受,谷又教導(dǎo)他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同時兼持‘準(zhǔn)提咒’,受持過了兩年,到了戊子秋天,忽然夜間夢見一老婆婆呼喚對他說:‘你起來你起來!’癱子答道:‘我是個癱子,那能夠起來!’老婆婆以手扯他的兩腳,他覺得腳能伸直而不彎曲了。早晨起來,癱病就此痊愈,居然是一個昂藏的和尚了。取名叫平崖,于是后來就有供養(yǎng)他的了。(唐宜之己求書)

◆ 楊州有一個癱子,病了幾十年,有一天,偶然的在池邊摸到一座磁觀音像,供奉在矮屋中,每天五更東隱庵打鐘的時候,他就起來,對著像禮拜,勤奮辛苦過了五年,夢見一位老婆婆來按摩他的身體,呼喚他起來,他答覆說:‘我那里能夠起來!’老婆婆說:‘不妨,你今天能夠走了!’一覺醒來,果然行走和常人一樣,于是到東隱庵剃發(fā)做和尚,江都縣官的太夫人布施貲財,重新修建庵名‘存濟’,供奉觀音菩薩像于庵中。(覺世經(jīng)說證)

◆ 明朝崇禎十一年戊寅,楊州有個和尚名叫垂髻,脅下疼痛,展轉(zhuǎn)床褥,號啕呼叫,不能吃喝約有三十幾天,有位朋友對他說:‘你平日常常勸人念觀世音,你今天染患這種重病,何不皈命大士,以求自度呢?’髻于昏瞆之間,聽到這番話,頗有省悟。急忙具備香燭,高聲持誦觀音菩薩名號不絕于口,到了夜半四更的時候,聲音忽然停了,大眾都驚訝狐疑,以為他命斷氣絕了。把門打開看看,髻正在甜睡,到了下午,他忽然呼叫,饑餓的很,速為他具備飯食,吃完了,即能夠起來行走,大眾驚問:‘是何緣故,得以痊愈?’髻答道:‘我起初稱念觀音菩薩名號的時候,脅下痛的像刀割,念久了之后,空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朵祥云,看見觀音菩薩以瓶中的甘露灌到我的頂門,清涼沁入心骨,汗流像水,因而睡著,竟霍然病除了?!ㄓ^世音持驗記)

◆ 清朝有位始彭名叫尺木的居士,他的第二個兒子名叫希曾媳婦姚氏,常在腹內(nèi)生一硬塊,因而發(fā)愿持誦大悲咒,一夜夢見老婆婆送給她一枝花,姚氏很歡喜接受了,馬上覺得身體輕快像樹葉,她的病也痊愈了。(一行居集)

◆ 清朝有位姓謝名叫重華的,他崇拜信奉三寶,有一小女孩,還在手抱之中,偶然感到傳染時疫,好像似痧癥,又不是痧癥,病勢非常嚴(yán)重,沒有法子可救,忽然想念觀音大士,大慈大悲普濟眾生,虔誠的叩禱,必定得到感應(yīng)的,馬上傾心虔誠叩頭禱告,并且許下愿來印送觀音經(jīng)一千卷,他的小女孩到了夜晚安睡無恙,第二天早晨健康全好和平常一樣。(南海一勺)

◆ 清朝有位姓楊名叫如云的,時常向人講述他的父親盛大的名望,性情剛直,樂善好施,虔誠供養(yǎng)觀音大士,年紀(jì)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偶然間生起膨脹,腹部青筋糾纏,針?biāo)幘愀F都無法醫(yī)治。一日夢見一老母,手拿著一支針對他說:‘你的病難有起色,我今天給你來去除它?!?dāng)以針從腹部挑起,漸漸的達(dá)到頸項,于是用鋒利的剪刀,將青筋剪斷,一覺驚醒,大呼疼痛,家人都來問訊,是何緣故,他一一講述如上面的情況,早晨起來,察看腹部青筋,果然都被剪去,膨脹病于是痊愈了。(勉戒切要錄)

◆ 清朝有位姓何名叫世杰,浙江省山陰縣人,在乾隆十三年九月間,忽然生起蠱(害人的蟲)病,他的母親田氏,在觀音菩薩像前虔誠叩禱,許愿敬誦(高王經(jīng)即觀音經(jīng))一千遍,印經(jīng)一千二百卷,到了第二年三月間蠱病完全除去了。(觀音靈感錄)

◆ 清朝有位姓葉名叫健庵,時常生瘧疾,很嚴(yán)重,忽寒忽熱的交戰(zhàn),苦不可言,醫(yī)師對他說,下次如再發(fā),當(dāng)更要嚴(yán)重,他憂愁恐懼,幾乎不想活下去,忽然看見書架上放有大悲咒一本,自己想到持誦大悲咒可以稍為減輕痛苦,第二天在佛前焚香禱告發(fā)誓,愿攝心虔誠誦讀,瘧疾馬上停止。連續(xù)讀下去,以后瘧疾竟然不發(fā)了。(勸戒錄)

◆ 清朝王漁洋先生講述:‘京兆寶抵縣有位姓王名叫敬祖,年十七歲的時候,把眼睛弄瞎了,常常誦念白衣觀音咒,在康熙己巳年四月廿六日夜里,夢見一位婦人,素衣澹妝,用手指啟開敬祖的左眼,以小鉗子鉗出約一寸長血筋,又啟開他的右眼,也把血筋鉗出,而中間斷了。對他說:‘你的眼睛復(fù)明了?!绯科饋砜匆娢锛芮宄┯已凵詾橛悬c作障,自是以后全家持咒不懈怠,都很虔誠恭敬,盤山有位拙庵禪師做了一篇王敬祖?zhèn)?,詳?xì)的記載這件事情,以這樣來廣大勸化。咒云:‘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怛只哆,俺,伽羅伐哆,伽羅伐哆,娑婆訶’。(居易錄)

◆ 清朝丁傳先生講述他的祖母孔太君,一雙眼睛瞎了,大約有二十年了,在乾隆壬子年春天,忽然的對傳說:‘我但求得一只眼睛有一寸的光明,老年的愿望都足夠了。’傳答道:‘觀音大悲咒,持誦的人有求必應(yīng),然而咒語太多,用口來傳授很難念得熟,莫若專誦‘大悲觀世音菩薩’圣號,眼睛當(dāng)可復(fù)明?!淖婺负苌钚潘倪@番話,日里夜里虔誠持誦‘大悲觀世音菩薩’七個字無有間斷,不到一個月,有一只眼睛果然復(fù)明了。自己能夠數(shù)數(shù)掌上的螺紋。又命令家里的人站立在樓下面,她在樓上憑依著欄桿觀看,歡欣的微笑著說:‘兩孫兒媳婦進(jìn)門的時候,老人(指她自己)都沒有看見過一面,如今并且連曾孫兒的頭角也都能夠看得見了,這不是佛法的力量,大慈大悲,何能至此呢?’囑咐刊登這件故事以廣告后來的人們。(觀世音持驗記)

◆ 臨江地方有位姓丁名叫兆禧的,他到四川去做生意,他的母親葉氏,在家里得了腳氣病,幾年沒有醫(yī)好。因此他虔誠祝禱觀音大士,后來有同鄉(xiāng)來到四川,知道他的母親蒙觀音大士顯示靈驗托夢,病從那一天痊愈,就是他開始虔誠祝禱的日子,相隔在數(shù)千里路遠(yuǎn)的地方,都有這樣的靈感應(yīng)驗。丁酉年他回到家鄉(xiāng),正是他母親六十壽誕。齋戒沐浴,敬誦觀音經(jīng)一藏。(五千零四十八遍)祝壽他的母親身體健康,后來他的母親享壽高年,精神非常健旺,兆禧的生意也很順利。(勉戒切要錄)

◆ 福建省泉州地方有位姓王的,少年害眼病幾乎要瞎了,遇到一個和尚,勸他虔誠持誦白衣大士咒一萬遍。當(dāng)可自行痊愈,王就照他的話實行,果然靈驗,有一天遭受到家人誣誑陷害,牽連到很重大的案件,他仍然天天持念、得以解脫,后來他做到縣官,刻咒印行,布施大眾,普遍曉諭所有部下和人民。(白衣神咒征事)

◆ 有位姓王名叫道行,是湖北省江陵縣席家口地方的人,有一天,酒醉后墜落到崖里,把腰骨打斷了,種種調(diào)養(yǎng)和醫(yī)冶,都沒法痊愈,他于是持誦白衣經(jīng)(即白衣神咒)一年,也沒有痊愈,他的意思想到念經(jīng)既不靈驗,將打算中途停止。那天夜晚夢見一位神人對他叱呵著說:‘你誦經(jīng)看作具文了事,沒有見到虔誠,反而怨恨念經(jīng)不靈驗嗎!’他從這次起洗心滌慮(即清心寡欲)的,虔誠敬誦過了三個月,又夢見前次那位神人,以手拍拍他的腰,他為了驚醒伸腰,健康完全恢復(fù),和從前一樣了,因此他信仰持誦更加精勤奮發(fā),那個時候他的太太年紀(jì)已經(jīng)四十多歲,一連生了兩個兒子。(觀世音靈驗紀(jì))

◆ 安徽省徽州地方有位姓程名叫青云的,當(dāng)他壯年的時候,染病情勢嚴(yán)重,臥床不起,許愿刊印布施觀音經(jīng)一千卷,夢見一位神人手持浴盆,一位神人剖開他的肚子來洗,害怕得驚醒了,汗流得把枕頭床單都濕透了。到了明天早晨,病已痊愈。從此皮膚光澤,精神飽滿,不像從前瘦弱的身體可比了。(海南一勺)

◆ 有位姓褚名叫景堅的人,他在‘南海慈航’序文上說:‘一向以為誦經(jīng),可以獲福報為癡心妄想。娶了位太太有八年,沒有生育,太太的父親謂印觀音經(jīng),和持觀音齋的人,歷來都有很明顯的感應(yīng),我的內(nèi)人遵照實行,因此得夢兆懷了孕,到了第二年將要生的時候,又夢見一位老婆婆給她一個孩子,并且賜他一個很好的名字叫做‘積’,生后果與夢相符。于是以命名,當(dāng)時我還笑

而不相信咧!后來生病在危險時,有所祈禱懇求,每次都復(fù)靈驗,那個時候我還是疑信參半呢!到了甲戌那年,第二個孩子患上吐瀉,藥不能進(jìn)口,肢體已硬,眼睛也下垂,已經(jīng)沒有再能生存的道理,我的母親哭的聲嘶力竭,我的眼淚也涔涔住下直滴,求救無路,因此衷禱到大土像前,發(fā)誓編輯一部‘南海慈航’,改過行善,將衷禱的時候,小兒吐瀉立刻停止,漸漸要求乳吃,尤有奇怪的,內(nèi)人平素缺乏乳水,更加憂愁孩子生病,幾天都沒有睡覺和吃東西,那里來的乳水呢?自我祈禱之后,乳水忽然的如泉涌而至,自己惟念薄德鮮仁,竟能夠以一片之念廣化的心,上感動大士悲憫,誦經(jīng)獲福,確實一點兒不假,幸而能夠編輯成為這本書發(fā)刻,因為紀(jì)錄這段緣起,以敬告閱這篇的讀者們。(南海慈航)

◆ 荊山地方有位姓萬名叫文玉的人,他講到他自己持念大悲咒和心經(jīng),異常的靈驗,能夠逢兇化吉,起死回生,說之不盡,實在是他親自身歷所靈驗的,回想到他的母親病得很厲害的時候,衣衾棺槨,一切辦理喪事器用,都已準(zhǔn)備好了,他痛苦流涕,跪在觀世音菩薩像前,虔誠的誦念大悲咒一遍,他的母親漸漸的氣轉(zhuǎn)能夠說話行動,繼而想喝水吃飯,幾天之后病就復(fù)元了。真是‘佛法無邊’這不是虛說一段故事。(觀音靈感錄)

◆ 有位姓劉名叫山英的人說,他自壬辰年冬天,讀過了袁公了凡四訓(xùn)和俞公凈意的灶神記后,深深的相信天道福善禍淫的道理。命是由我自己所立的,福也是由我自己所求的。欣欣然于癸巳年朝覲的時候,上書懺悔自己的罪過,每天跪誦觀音準(zhǔn)提名經(jīng)咒,以祈禱母親的壽命,至于救濟眾生,普利物類,他很歡喜奉行。他的母親痼疾火氣病忽然同時并發(fā),來勢洶洶勝于從前。他的母親對他說:‘我的病起于三十一年之前,時發(fā)即愈,今日你跪誦經(jīng)文反而病勢加重,豈不是我年老人福薄,而不能消受??!’他哭泣著說:‘實在是兒子誠心不到,妄念沒有除掉之過!’當(dāng)即焚香對天,叩頭痛哭流涕,發(fā)誓除掉一切妄念,使他母親的病早日痊愈。當(dāng)時他的母親滴水不能進(jìn)口已有五日了,到了這天忽然想吃稀粥。他那夜里夢見所供奉的觀音大士,招呼他的母親同坐,給以綠水一杯,令他的母親喝下,到了第二天病減了一半,再過幾天病就痊愈了。三十多年來痼疾,從此以后永遠(yuǎn)不再發(fā)了。因此更相信感應(yīng)的道理,如回應(yīng)聲。自此誦經(jīng)更加虔誠。(信心錄)

◆ 清朝有位屠(姓)太守(官)潛園(名字)是浙江省錢塘縣人,辛巳年秋天得危險重病,他在病中自己發(fā)誓以利人濟物來為懺悔。一天夜里觀音菩薩感應(yīng)托夢,對太守說:‘前世你在楚(兩湖地方)中為某官時,遇事刻薄,殊有傷害仁厚,雖然公而無私,也要減少你的祿位,你又多戕殺生命,更得到短命的報應(yīng),幸而你在病中發(fā)誓愿心很堅固,念念都以普利救濟眾生為懷,無一點毫發(fā)的怨尤,幽冥之中,以你的福德折除,當(dāng)然可以增加壽命,陰間法律惟有救生當(dāng)可延生,且可加祿,更當(dāng)加勉’。自此夢醒悟之后,于是舉家戒殺,而且買物放生,到了明年春天,病即痊愈。(放生錄書后)

◆ 清朝有位姓鄧名叫承沼,別號實峰,是廣東省廣州市人,早已受了三皈五戒,康熙戊申年五月,他的大兒媳婦黃氏喉嚨里忽然生了雙鵝,困難痛苦約有十幾天,偶然有一天逢到弘贊和尚還山,乘船經(jīng)過他的家門,承紹告訴‘他的長媳危險病狀,請問用什么方法能夠得救’。和尚答覆他說:‘觀音大士的威嚴(yán)神靈,是不可思議的,能夠以大無畏的精神,施救于眾生。當(dāng)即授以觀音救生經(jīng)十句:‘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凈,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承沼拿回教導(dǎo)兒媳自己持誦,將經(jīng)抄本放置在床前。病人夜間看見字大數(shù)倍。第二天身體爽快,精神也安定。誦到第二天夜半,她的病瘡,自己解決了,膿血潰爛均已流出,她就叫喚起來說:我的病痊愈了。于是要水來漱口,向大士像前虔誠叩頭禮拜?;謴?fù)健康如平日。舉家欣喜慶幸。一時遠(yuǎn)近大家喧傳,大士慈悲力量,靈感報應(yīng)的特別神速。(觀音慈林集)

◆ 安徽省休寧地方有位姓汪名叫居敬的,他十歲的時候,生患危險的痘癥,醫(yī)生都莫能治療,他的哥哥名叫居仁于觀音像前,焚香跪著持誦觀音經(jīng)號,從晚上達(dá)到第二天早晨,居敬恍恍惚惚之中,看見白衣大士手里套著塵尾,向他遍體拂拭,不吃藥而病痊愈了。(休寧新志)

◆ 江西省新建縣西鄉(xiāng)地方,有位李姓,聚集族人一塊居住,約有一千多戶,戊寅那年,該鄉(xiāng)發(fā)生痘疫,死傷十有八九,惟李家合門清吉,大家很疑惑,往詢他家必傳有異方,他說沒有,不過他家中很虔誠的供奉大士,并許愿施發(fā)白衣經(jīng)一千卷。于是大眾都爭相效法,后來凡遇痘疫,都得慶幸無恙。(白衣經(jīng)近驗)

◆ 山東省有位姓周名叫華卿的侍御(官名)年到四十歲后,得生兩子,清秀不同其他小兒,同時染患痘癥,兇險異常,醫(yī)治毫無起色,兩夫婦仰天痛哭著說:若兒死去,我倆也必和他們俱死。夜里夢見一個和尚對他說:你倆夫婦沒有聽說過人有回天之力嗎?假若即施觀音經(jīng)一藏,可以保全無恙,到了第二天早晨,兩夫婦于是盟誓發(fā)愿,洗心改過,力行方便,即刊經(jīng)施送,兩個兒子痘癥都已痊愈。從此信仰供奉日更虔誠。布施也更廣大,后來兩個兒子都登科及第。(南海慈航)

◆ 安徽省婺源縣西鄉(xiāng)巖前有一位戴生名叫鴻澤,他的母親鄧氏,平日禮拜大士,每年都很虔誠制施救苦神膏,道光十七年六月間,鴻澤族侄某,年六歲,染痘癥,左眼已瞎,他的母親夜里夢見一老婦人到屋內(nèi)來,對她說:‘這種痘癥不是世人所能夠醫(yī)治,惟有乞求觀世音菩薩,才能得救’,問什么地方所供奉的。答以鄧氏心頗虔誠,得到感通已經(jīng)有三年了。你何不往鄧氏家中求救苦神膏呢?第二天早晨,她去到鴻澤家,哀求大士許愿求到了。醫(yī)生詫為妄動,用燈火治瞎眼,一會兒眼睛突然掉出筋掛著沒有脫落,全家驚恐愴惶,醫(yī)生也逃走了。他的母親又懇求哀禱大士,夜里又夢見前次老婦人命令持念心經(jīng)二千遍,限兩天念完,但氏不能誦經(jīng),鄧氏代念如上數(shù)兩千遍,仍貼神膏,左眼睛漸漸而入眼圈內(nèi),瞎而重明,痘癥也痊愈。(海南一勺)

第二篇 救厄難

◆ 晉朝時西域地方有一個商人,乘海船迷失了航行的路線,和他的同伴們同聲稱念觀世音圣號,見到有一個和尚拿著錫杖在空中引導(dǎo),不過一個時辰,就達(dá)到了本國。(唐西域記)

◆ 晉朝有位姓呂名叫竦,別號茂高,山東省兗州地方的人,家住在始豐縣,縣城的南邊有一條小溪,水流的很急,而兩岸峭壁,迂回曲折,又多大石,白天行路的人都懷著危險恐懼心理。竦時常對人講述他的父親經(jīng)常行于溪中,有一天離家尚有十余里的路程,天色已晚,忽然風(fēng)雨大作,黑暗的不知道東西方向,自己心里想到必定遭受覆沒溺死,唯心歸依觀世音,且誦念圣號,不一會見有火光來到岸上,好像有人拿著火把在前面行走,火光遠(yuǎn)射照見溪中很清楚,火光常在船的前后,僅僅只離船十幾步,竟得安然歸家。竦的朋友郗嘉賓曾經(jīng)聽得很詳細(xì)而載這件事。(冥詳記)

◆ 晉朝有位姓徐單名叫榮的,是山東省瑯琊縣人,時常到東陽去,回來的時候,經(jīng)過定山,架船的人不習(xí)于水道,誤墮洄流水中,垂垂將要沉沒,榮那時也無有其他好計策可想。惟有至心誠意,稱念觀世音名號,不一會,好像有幾十人來一齊用力將船拖出洄流,沿著江水而下,暮色已晚,天昏地暗,風(fēng)雨交加,向前駛?cè)ィ恢蚝翁幠?,風(fēng)浪更大船幾乎要翻了,榮更加至誠誦念佛經(jīng)不停,忽然的望見山頭火光透亮,于是船向著火光行去,安然的達(dá)到岸邊,既而登到岸上,即不再見有火光了,明日清晨,榮向浦中的人尋問,昨夜山上是什么火光,大眾都很驚異的說,昨夜風(fēng)雨如此之大,那見什么火光呢?于是才知道是佛力的保佑!榮后來為會稽的督護(hù)官,有名士叫謝敷的時常講述這件事,和榮同船的人有個支道蘊和尚,是位謹(jǐn)慎篤實的人,也將這件事的發(fā)現(xiàn)自始至終對一位傳亮談及,和榮所說的情況完全相同。(冥詳記)

◆ 晉朝有個和尚叫竺法純,居住在山陰地方顯義寺里,元興年間,行船經(jīng)過太湖,忽然遇到了暴風(fēng),船小進(jìn)了水,命在旦夕,于是一心一意憑依著觀世音,口不停的誦念圣號,忽然有只大船飄流到船前面,因此共扳舷而上,大眾方將度完,回頭來看小船當(dāng)時沉沒,而大船隨波逐流,一會抵岸,訪問船主無人,一轉(zhuǎn)瞬間,大船也不見了。和尚和同船的人皆嘆為是神的感應(yīng)。(高僧傳初集及法苑珠林)

◆ 劉宋時代有個和尚名叫道冏,是陜西省扶風(fēng)地方的人,在弘治十八年,他的師父道懿生病,派遣冏等四人到河南霍山洞里來取鐘乳,進(jìn)洞約有幾里,跨木頭渡水,三人都溺死了,火炬也熄滅了。冏平素持誦法華,惟憑依虔誠禪業(yè),他又存心持念觀音,不一會兒,看見一點光亮好似螢火,追之不及,得以逃出洞口,于是進(jìn)修禪業(yè),頻作普賢齋,并且有祥瑞的感應(yīng)。后來他和同學(xué)四個人夜晚乘冰塊渡河,行至中道冰塊破裂,三個人都已溺死,惟冏一人獨存,冏又虔誠歸依觀音,于是覺得腳下好像有一個東西,又見有一道紅光在前面,乘著紅光達(dá)到了岸上。(高僧傳初集)

◆ 劉宋時代有一位姓顧單名邁,是吳郡的人,在元嘉年間,自都城還返廣陵地方,由石頭城出發(fā),行至江中遇到大風(fēng)浪,船上的乘客們大家都向艙里涌進(jìn),既到江中,波浪更大,單獨一只船孤征,進(jìn)退不得,邁憂愁無以為計,惟誦觀音經(jīng),約十遍,風(fēng)勢漸漸的停了,浪也稍稍轉(zhuǎn)小了,既而中流,不斷的聞到奇香,芬芳馨郁不歇,邁心里頗感安慰,更加誦持觀音經(jīng)不止,于是安然的渡過。(冥祥記)

◆ 劉宋時代有個和尚名叫竺惠慶,廣陵地方的人,在元嘉十二年,將上盧山去,乘船至江中,暴風(fēng)忽起,船飄流到江心,風(fēng)也急浪也大,勢必沉沒,惠慶正心端意,誦念觀世音經(jīng),岸上的人望見船迎風(fēng)截流,好似有數(shù)十個人牽挽船在行,逕安然抵岸。(冥祥記)

◆ 劉宋時代有位姓伏名叫萬壽,平昌地方的人,元嘉十九年,在廣陵為衛(wèi)府參軍官,假期滿了要回去,四更天里起來初渡江,長波安流,行至江心,忽風(fēng)起似箭,時又黑暗,不知東南西北的方向,萬壽平素是信奉佛法,唯以一心歸命觀世音,念念圣號無一間斷,忽然和同船中幾位同看到北岸有光,形狀好似村火,向火而行,還沒有天亮而船已安抵岸。問彼處眾人,皆答昨夜沒有燃火的,于是方悟為佛力所致。(冥祥記)

◆ 梁朝有個和尚名叫法顯,俗姓龔,平陽地方的人,在晉朝隆安三年,和同學(xué)慧景等,從長安出發(fā),向西度流沙河,經(jīng)歷了很多危險,到達(dá)天竺國,得到很多經(jīng)律,搭附商人的大船,循著海洋而還,船上載有約二百人,正值起黑風(fēng),水將進(jìn)到船上,大眾皆徨恐畏懼,即取雜物拋棄,顯恐棄掉經(jīng)像;惟一心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和歸命漢土眾和尚,船任風(fēng)而去,得以無傷和損壞,經(jīng)過了十幾天,達(dá)耶婆提風(fēng),停留了五個月,后來隨搭商人的船東還達(dá)到廣州。(高僧傳初集)

◆ 唐朝有位姓岑名叫文木別號景仁,是棘陽地方的人,少年就信佛很虔誠誦念普門品,時常乘坐小船往江蘇的吳江去,行至中流船翻覆,同船的人均已被淹死了。文本也沉沒在水中,忽然聽見有人說,能夠誦持普門品的人,水難應(yīng)當(dāng)免除如是聽到所講的有三次之多,于是他浮出水面,不一會兒抵達(dá)岸上,安然得救。一天在家里設(shè)齋,有一個和尚對他說:‘天下今日方大亂,你因為有善緣,幸而不及于難,終歸逢到太平,以致于富貴’。話一說完就不見了,到了撤齋的時候,又于碗中得到舍利子兩粒。后來他在唐朝做官,做到中書令的官職。(佛祖統(tǒng)記)

◆ 唐朝有位不空三藏法師,他本來是天竺國的婆羅門人,搭船往舶南海,遇到了大風(fēng)浪,一群商人無不惶恐畏怕,各各都作本國法永禱毫無效驗,大眾皆膜拜哀求,乞彼加以救護(hù)??照f,我今有一法,你們不要憂愁,于是他右手拿著五股菩提心的木杵,左手拿著般若經(jīng)的夾子,誦念觀音大悲求咒一遍,當(dāng)時風(fēng)平浪靜。后來又遇到一只大鯨浮出水面,口噴水浪,若排山倒海,更甚于前次患難,大眾都只好聽天由命,空又如前做法,會慧辯虔誦婆羯龍王經(jīng),所有患難都已平息。(高僧傳三集)

◆ 宋朝徽宗崇寧年間,有一位戶部侍郎(官名)姓劉名叫達(dá)的,和同事中姓吳名叫拭的兩人,同時出使前往高麗國。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從群山島經(jīng)過了四天四夜,烏云月黑,冥冥蒙蒙中,不知所向,駕船的人大為恐怖,在船頭上遙叩寶陀,(稱為觀音菩薩之住處)忽然神光滿海,四面矚亮,如同白晝,馬上見到寶山,于是安然登岸。(普陀山志)

◆ 宋朝有位姓徐名叫熙載的母親程氏,平素敬奉觀世音,在紹興四年,熙載設(shè)館于彭大任的家里,他攜著兩個兒子同住,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乘船遇著了暴風(fēng)雨,怒濤澎湃,白浪沸空,他于是率領(lǐng)同船的人,齊聲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很久,遇到大桑樹一根,大眾齊力挽著,急忙系以繩索,于是停泊下來,到了第二天一清晨看見船則停在沙灘之上,沒有看見大桑樹了?;氐郊依?,他的母親出來迎接笑著說:昨晚夢見一位老太婆引導(dǎo)你們父子歸家,今日果然你們回來了,始信菩薩靈驗垂救。(夷堅志)

◆ 明朝有個曹姓的童子,是江蘇省江陰縣人,從幼持戒很精勤嚴(yán)厲,時常發(fā)誓舍身,若有積蓄,每布施同里中的貧窮饑餓的人,在萬歷庚戌年二月間;隨同莊長老前往普陀進(jìn)香,到了梅岑山,瞻禮觀世音金容,他于菩薩座前默默的發(fā)誓,愿舍身以報佛的恩典,既而船出了??冢搅舜笊徎ㄑ?,風(fēng)浪大作,行童馬上合掌憑空吁禱,跳入波心,長老回到山里,便撰擇了個日子和眾僧廣為修度。七月中,行童尋到莊長老處,述說他所經(jīng)歷的情形:他初跳入海洋的時候,忽于下流數(shù)步外,見到一位胡僧從水上乘坐一只船板來,口稱說我是來渡你的,船行駛得很快,不久到達(dá)舟山淺沙,攜他投到一漁翁家里,便要求寄宿,一會兒胡僧就不見了。漁翁家里推詢緣由,互相怪異驚嘆,知道是菩薩顯示靈驗于世間的,到了明天,送他于舟山鎮(zhèn)海寺,從首座披剃削發(fā)為沙彌,教他學(xué)習(xí)諸品經(jīng)咒。后來回到故鄉(xiāng)庵中不接納他;他于是尋到長老處攜他還到愿山庵,他的父母看見了悲喜交集,于是遠(yuǎn)近的和尚凡夫,都來皈依。(滄園筆記)

◆ 明朝有位姓劉名叫谷賢,黃州地方的人,隸屬于虎賁左衛(wèi)軍(武官名)時常隨從鄭和太監(jiān),出使海外很多番屬國家,有一次當(dāng)船經(jīng)過大海洋的時候,他忽然失腳墮落水里,當(dāng)時有風(fēng)船上揚帆,行的很快,沒有法子可以救援,鄭和命令人爬到桅竿上遠(yuǎn)遠(yuǎn)的遙望,見有一人,隱隱出沒于波濤之中,相去約有幾十里,大眾都說他沒有再能生存的道理,不久之后,劉追到船邊,船中的人大為歡喜,急忙放繩索把他救上船來,見到一條大魚約一丈多長,悠悠然游去,大家都覺很奇怪,劉說,就是這條魚把我載來的,幾次要沉沒到水里,魚都用翅把我負(fù)起,所以水不會進(jìn)到口里,船上的人問他,你平時做了些甚么善行,得到這種好的報應(yīng),劉答道:平常我不過持念觀音經(jīng),從不間斷。(善余堂筆記)

◆ 明朝有個和尚法名弘濟,別字同舟又號天岸,是浙江余姚縣人,俗家姓姚,從小就出了家時常修習(xí)法華金光時等懺,屢屢感到神異。元泰定元年,住在萬壽圓覺(寺名)第二年,監(jiān)官海岸被毀壞,居住的人民日夜都惴惴的不安,丞相(官名)脫歡很為憂愁,請濟祝禱于上竺大士前,又就近在海岸建起水陸齋,濟入于慈心三昧,取沙誦念大悲神咒,然后統(tǒng)率大眾將沙遍撒到海岸,只要他的足跡所到的地方,海岸無不恢復(fù)堅固,大眾欽佩他有若神明一樣。(高僧傳四集)

◆ 明朝福建省福州省城有個南臺寺,塑造觀世音菩薩圣像,將要把舊像毀棄,塑像工人是一個姓林的老頭子,要求將舊像給他,他拿回家供奉,過了幾個月后,他自己駕船入海,船壞溺到水里,他急忙大聲急呼觀世音菩薩說:‘我常救菩薩,菩薩何不救我!’話將說完,身體便自己浮起來,得到一塊木板乘著,在驚濤駭浪里,約行了一百里,隨飄流入一小浦中獲得遺物一箱,內(nèi)儲有很多金銀財寶,攜之而回,成為一個大富翁。(喜余堂筆記)

◆ 清朝有位姓潘名叫國章,是廣州順德地方的人,歸依奉信三寶,到端州地方做生意,丙戌年回鄉(xiāng),行至三水,遇著風(fēng)浪,船也翻了。國章一心念大士圣號他既不善于浮水,一直沉沒到海底,茫茫然無有涯際,惟一心誠虔篤念圣號,踏著海底信步而行,片時之間,到達(dá)岸上,所攜的路費還在掌中,他回頭一看,才曉得他的身體已從茫茫的海波中走出來了。章后來出家于日親山,法號玄虬。(觀音慈林集)

◆ 清朝有位姓彭名叫一乘,是廣東省南海佛山地方的人,皈依信仰法門,奉持六齋,康熙丁未年臘月間,從廣州回家,同船共有六個人,行至中途遇到暴風(fēng),船被翻覆,眾人均善于游泳,得以救濟回到岸上,惟一乘一個人獨自困在船里,不能夠逃出,但是他一心虔誠的念觀音大士圣名,不久水已經(jīng)淹到半腹,一乘莫可奈何,只好隨流隨念,忽然覺得有人來牽他的手逃出水上,于是挽著船篷,順風(fēng)飄流抵岸,岸上的人都一同向他說:剛才我們看見一位白衣人到船上和你挽著蓬,現(xiàn)在只獨見到你一個人上岸,他豈不是被水淹沒了嗎?乘答說:船上并沒有別人,只有我一個呀!再三詢問,他們始悟到白衣的人,是大士垂憐來救他。一乘自己錄了這段故事,要求附入集內(nèi)。藉此可以傳給后人,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觀音慈林集)

◆ 清朝秣陵地方黃土山上有個劉姓的孩子,是他母親在四十八歲的那年,求得的兒子,子出世后即茹素,以母尚茹素,故不吃母乳,他是以粥湯糕粉喂得長大的。己丑年劉朝南海,他在船中發(fā)愿求見觀世音菩薩。忽然之間,于海面上先出現(xiàn)兩朵蓮花如車輪一般大,一花中立著一個童子,一花中立著一個女孩,隨即見到觀音坐在一朵大蓮花之上,劉當(dāng)即禮拜,拜起來仰上看,則菩薩與花朵都已不見了,一會兒風(fēng)浪大作,船也翻了,劉將進(jìn)到水里覺

得眼前通紅,有一個和尚攜他的手同行,頃刻之間,忽忽的已到了自己家里門口,衣衫一點都沒有打濕,和尚即刻也不見了,他進(jìn)到屋內(nèi)母親出來接他,他還是昏昏沉沈的,如喝醉了酒,如做了夢一般似的,他的母親給他喝茶,才醒了過來,告訴母親這般情形,方才知道這是觀世音菩薩救濟拔苦的力量。(唐宜之已求書)

◆ 清朝江西省廣豐縣有位姓葉名叫枚生的人,時常述說其叔岳父陳廷堉,平素供奉觀音大士很虔誠,每天必須念大悲咒,雖在很忙迫的時候,絕不少停。道光癸已年的秋天原以郡司馬(官名)被擢升為永昌守(亦官名)由漢江進(jìn)京。一天偶然出到艙外眺望,剛剛榜人轉(zhuǎn)風(fēng)帆,一失足墜到江里,正是風(fēng)緊浪大,一轉(zhuǎn)瞬之間,船已離去一里多遠(yuǎn)了。他自己說墜到江里的時候,浪花如同掀雪一樣,但是水不深,僅可及膝,兩只腳好像有物件夾住似的。不能馬上沉下去,也不能夠動,惟有衣服蕩在水面,急忙誦念大悲咒,不及三遍,而救濟的人趕到,自身以上竟沒有沾濕?(愴栗庵隨筆)

◆ 清康熙二年間,有只捕魚船停泊小孤山下面,在夜間聽到山神命令他的屬下說:‘明日有艘鹽船經(jīng)過這里,你們速去收拾它?!搅嗽绯?,果然看見一艘鹽船,揚帆而來了,忽然之間,風(fēng)浪大作,幾次幾乎船要翻覆,久之終能獲免,那天晚上,漁船仍然停泊原來的地方,又聽到山神厲聲責(zé)備鬼卒違抗命令。眾鬼答曰:‘我們奉命前往收拾的時候,看見鹽船尾上有觀音大士,所以大家不敢前近動手?!搅说诙?,漁人追問鹽船上的人,則為一個操舵手,持守觀音齋的原故。(萬善先資)

◆ 清朝有位孝廉(即舉人)姓程單名叫昭是江西省浮梁縣人,因為生瘧疾很久,他發(fā)愿持誦心經(jīng),瘧疾果然立刻痊愈。以后他早晚都默念心經(jīng)絕不間斷。在道光癸巳年北上京師,考中孝廉,乘船回鄉(xiāng),行至大江,怒濤洶涌,船被翻覆,隨舟飄蕩十余里,蒼惶之際,他一心惟念心經(jīng),于是他得著船舷在覆舟的下面,若有個物件在他的腳下,藉以正襟微坐,手得有力量毫不疲勞;及聽見同伴在岸上的聲音,急忙大聲呼救,得以安然無恙登岸了。(南海一勺)

◆ 江寧縣有位姓徐名叫方端,他岳母莊氏,在方端家里持觀音經(jīng)回去,他的丈夫和她的兒子都不相信,于是她領(lǐng)導(dǎo)女兒輩誦念。后來遇著征南兵經(jīng)過,搶虜她家里的資財,一群女兒惟恐受征兵的侮辱,均投于水,飄浮于灘上皆得以不死,征兵四個人攜著資財回到船上,夜半之間,船也覆沒了,人也溺死了。(敬信錄)

◆ 東臺縣有位姓王的老太婆,年紀(jì)已六十多歲了,抱著孫兒渡河,一失足落到水里,當(dāng)時河水正漲湍湍急流,老太婆抱著孫兒站在水面上,好像如履平地一樣,大眾很奇怪,急忙呼舟把他們祖孫兩個人接到岸上,大眾問她,她說她全不知道艱險患難,但是持念觀音圣號不停,因為她平日持誦已久,實為菩薩保佑所致,這個故事,是金陵西天寺慧山和尚親口所說的。(觀世音持驗記)

◆ 江西省南昌縣有位姓趙名叫大成,聽說白衣咒靈驗,他每天誠心持誦。有一天渡江,風(fēng)浪大作,同船的人都已溺死了,惟有趙大成獨自一人更生。(敬信錄)

◆ 晉朝有位姓竺名叫長舒本籍是天竺的人,專心誦念觀音經(jīng),后來永久住在吳中,有一日,鄰居家中失火,多相繼焚毀了,惟有長舒的草屋正在下風(fēng),他一心誦念觀世音,火焰將要來到,忽風(fēng)已轉(zhuǎn)向火也滅了,全縣的人都驚奇怪異有個惡少年驚訝他的靈驗異常,等到風(fēng)勢緊急夜里,在舒的屋子里放火,四次都熄滅,沒有燃燒起來,那個少年嗟吁感嘆,當(dāng)向舒叩頭請罪,舒對他說:‘我并沒有甚么神力,不過,我經(jīng)常虔誠誦念觀世音名號,能得菩薩的慈悲保護(hù),每逢遇到有危險的事情發(fā)生,都能獲得庇護(hù)?!ㄚは橛洠?

◆ 元魏朝代有個和尚名叫法力的,他想在魯郡(地名)建立一座精舍(較小之寺廟),然而財力不夠,于是和沙彌(小和尚)叫明琛的,同往上谷(地名)乞食一年,將要返回寺院,走到空澤中,忽然遇到猛烈火燒,法的車子正在下風(fēng),沒有得以幸免的道理,當(dāng)時法力正是疲倦不堪,昏昏欲睡的時候,覺得火勢已經(jīng)來到,因而開口將稱了一聲‘觀’字,尚未及將‘世音’念出,而風(fēng)就應(yīng)聲轉(zhuǎn)了方向,火焰馬上熄滅,因此得以安穩(wěn)的而返了。(高僧傳二集)

◆ 姚秦朝代有個和尚名叫法智,當(dāng)他尚未出家的時候,時常獨自一個人到曠野草原地帶行走,忽然遇到猛烈火勢,四面八方都來,生路已經(jīng)斷絕了,他便在心里默念觀世音,一會兒火勢已過去,周圍的草幾乎沒有不被燒的,惟有法智所容身處一草未燒。他于是敬奉大法,后來他又為姚興將從事征服索虜(胡人),偶爾之中跌下馬來,落到索虜包圍,他于是藏到溝邊叢林荊棘里面,僅僅得將頭面蔽蓋著,復(fù)默念觀世音,心里很精勤,隔溝的索虜遙遠(yuǎn)的喚著后面軍人,命令前來殺他,當(dāng)軍人經(jīng)過搜尋,都沒有被看見,得免于死,于是出家了。(冥祥記)

◆ 善邑卯田地方多火災(zāi),那地方所居住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不先后遭到火災(zāi)的厄難。惟有一個虞啟的家里屢次獲得免于火災(zāi),大眾互相交談奇怪,后來有人于他鄰近火起的時候,留心偵察情況,看見大火燒到虞家房屋左廂,火就自然熄滅,累次都是這樣。有好事的人搜查他的廂房,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旋于天花板上,獲得了多年前所刊觀音經(jīng)版一幅,始知道他家得免火災(zāi)大有原因,于是家家戶戶都刻經(jīng)齋誦,從此以后,那個地方就斷絕火災(zāi)為患了。(觀音經(jīng)近驗)

◆ 明朝徽縣人姓汪的,作客居住在昆山地方一位王澄老的對門,他修持齋戒約有三年,擬到普陀山進(jìn)香,朝拜觀音大士,元旦那天,他收拾行李下到船泊,忽然店鋪旁邊起火,家人忽報汪知道,催促他回去,汪就說:‘我積聚誠懇了三年,方將朝拜菩薩,豈可因為一店被燒改變我志趣,店鋪縱然被火燒毀我也不回家,竟然揚帆向南而去,待他進(jìn)香完畢回到昆山,看見家里四面店鋪和王家大房屋,都燒成了一片焦土,惟汪的店鋪,樓房獨自存在,萬人驚奇感嘆。(現(xiàn)果隨錄)

◆ 清朝有位姓蔡名思襄的,奉派催辦水道運輸,住到黃河口東西壩,租賃民間房屋作為辦公處所。四周圍都沒有墻壁,和一般人民住宅相毗連接,五月十一日那天,西邊鄰居失火,各家都自搶救什物,惟蔡安然住著不動,他家里的人屢次請他出去暫避一下,他仍安然不理不顧,即火燒到來,竟越過蔡的辦公處所,更燒毀了幾家,火才熄滅。有人問他是何法術(shù)得以免于火災(zāi),他答覆著說,我是很虔誠的誦念觀世音大悲咒,以度過火燒的厄難。人謂神咒固然靈驗,但是萬一不應(yīng)驗,豈不是白白喪失了生命嗎?蔡又說:我家里人自從高祖以來,歷代祖宗都是持誦大悲咒,均能夠得到脫離刀兵水火急難等等的厄運。靈驗的事跡是不可勝數(shù)的。即如我個人持誦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了,凡是遇到急難的時候,誠心誠意恭敬誦念感應(yīng)無不靈通的。當(dāng)乾隆二十九那年春天,我家居住在京城拐杖胡同(街巷名稱),南方鄰居家中起火,正值刮南風(fēng)吹的火勢猛烈迅速,搬移物件都來不及,我當(dāng)誦念大悲咒一遍尚重未畢,風(fēng)即返向,火也折而南向,于是我家獨自無恙。所以我深深知道這個神咒可以轉(zhuǎn)救一切的厄數(shù)。假若我信之不真切的話,何敢輕生來冒這種危險呢?。ㄐ判匿洠?

◆ 有位姓朱名叫文治別號少仙,江蘇余姚縣人,是清朝嘉慶間的學(xué)人,其為人頗講孝悌爽直,被任為海寧州學(xué)正(官名),曾經(jīng)著作‘鐵簫樓益壽瑣言記’有云:‘道光四年甲申九月七日,北方鄰居失火,和他住的東面鐵簫樓相近,我經(jīng)常持誦白衣大士咒從不間斷,因此急難于火焰中也誦念,火勢當(dāng)即轉(zhuǎn)北方,西鄰十幾間房屋不一會變成了焦土,當(dāng)時狂風(fēng)大作,火焰的光又南向我西樓而來,其勢兇兇,不可遏止,我又誦念咒文,晴日當(dāng)空忽然得到傾盆大雨一陣,風(fēng)勢馬上停止,人力于是得以將大火撲滅了,舉家沒有一人不魂飛膽落。那一天,山上父老們在高處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有兩位白衣人約有一丈多長,分別站立在我家東西屋脊上,好似特為來遮蔽維護(hù)的。還記得有一次在戊辰仲冬一天,海昌(地名)尊經(jīng)閣后面居住的老百姓家中失火,西北風(fēng)挾火勢很大直撲向閣檐邊,當(dāng)時雖然在極寒冷的冬天,門窗都被火烤得很熱了,我在閣樓的下面誦咒,不一會兒風(fēng)息火滅我得佛力的庇護(hù),今天是第二次呵?。櫾乒凝S隨筆)

◆ 晉朝有位姓蓋名叫護(hù),是山陽地方的人,初關(guān)到監(jiān)獄里應(yīng)當(dāng)受死罪,他三天三夜誦念觀世音圣號,在心里沒有間斷停止的,第三夜就見到觀音放光照到他枷鎖脫落門也打開了,他隨著光走出監(jiān)獄,大約行走了二十里路光才熄滅。(觀音玄義疏記)

◆ 晉朝有位姓竇名傳,河南省河內(nèi)縣人,他在永和年中,和敵人作戰(zhàn)被敵人所俘擄,同伴的共有七個人,均被關(guān)在一間牢獄里,枷鎖極其嚴(yán)密。有個和尚叫道山平素和傳相熟識,聽說他被俘,前往慰問,在牢獄里隔著窗戶談話,傳

更新于:2023-07-22 09:19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f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