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的妙計布施和大窮人的歡喜布施
摩訶迦葉。即答偈言:
佛為三界尊 吾備在其中
欲除汝饑貧 是故從貧乞
若能減身口 分銖以為施
長夜得解脫 后生得豪富
爾時老母。重說偈言:
實(shí)如仁所言 生世無功德
今在糞窟中 不凈涂其身
飲食無分米 羸形而不覆
如今之極貧 施意與愿違
摩訶迦葉。重說偈言:
母說處不悅 饑窮無以施
若其有施意 此則不為貧
若復(fù)知慚羞 此則著法衣
如母此二事 衣食為備足
世有顓愚人 俗衣寶谷多
無慚不念施 計后此大貧
惶荒設(shè)福德 可謂為希有
信哉罪福眾 至誠不虛說
尊者說:佛是三界至尊,我是他的弟子,想要解除你的饑餓貧困,所以向你乞食,如果能把衣食分少許布施給我,即可從饑貧中解脫,來世得到豪富。老母說:誠如您所說,我前世沒有修福,所以今生住在糞窟中,無衣無食,雖想要布施卻無能為力??!尊者說:你說饑餓貧窮無以布施,如果你有布施的意愿,則不能說是貧窮了,如果再有羞慚之心,就是穿著法衣了。世上有的愚人,雖然錦衣財寶谷物眾多,卻無慚無愧不知布施,福報盡后就要受貧窮的果報了。如果你這么貧窮還能布施修福,那就是稀有難得啊,要相信布施必能獲福?。?
老母聽尊者說完后,心里很歡喜,想起前日得到的臭米汁,想要布施又擔(dān)心沒法喝,于是請問尊者:可以慈悲接受我的布施嗎?尊者回答:很好很好!老母即取來米汁,由于沒有蔽體的衣服,只能側(cè)著身子隔著籬笆把米汁遞給尊者。尊者接受了米汁后,即咒愿老母獲得福報安康。尊者心想,我如果把米汁帶到別處喝,老母會不相信,以為我把米汁丟棄了。隨即當(dāng)著老母的面把米汁喝干凈,老母于是生起了真實(shí)的信心。尊者又想,我當(dāng)顯現(xiàn)神足通令老母增加信心,隨即隱沒地中又飛上虛空,身出水火,種種變化。老母看到如此神變后歡喜踴躍,誠心地跪在地上遙視尊者,尊者問老母:你有什么心愿?世間豪富,轉(zhuǎn)輪圣王,及四天王釋梵諸天,或者欲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乃至無上佛果,都可以實(shí)現(xiàn)。這時老母厭離世間之苦,聽說天上非??鞓?,即向尊者稟白:我愿以此微福得生天上。于是迦葉尊者忽然隱沒不現(xiàn)。數(shù)日后,老母壽終,即轉(zhuǎn)生到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動天地,光明殊特,譬如七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照曜天宮。帝釋天主釋提桓因很驚訝,不知是什么人有此福德,該不是這里還有人在我之上吧?于是以天眼觀察,得知是因?yàn)檫@個天女的福德。釋提桓因問天女:你從何處來?是修了什么大福德,有如此大光明大威德?天女回答:我原本在閻浮提的糞窟中住,又老又病,無衣無食,因?yàn)楣B(yǎng)了釋迦佛的大弟子迦葉一點(diǎn)臭米汁,然后發(fā)愿生天,所以現(xiàn)在生到此處。
爾時天女即自念言。此之福報。緣其前世供養(yǎng)迦葉所致。假令當(dāng)以天上珍寶種種百千施上迦葉。猶尚未報須臾之恩。即將侍女持天香華忽然來下。于虛空中散迦葉上。然后來下五體投地。禮畢卻住。叉手嘆曰:
大千國土 佛為特尊 次有迦葉
能閉罪門 昔在閻浮 糞窟之前
為其貧母 開說真言 時母歡喜
貢上米[泳-永+(米*番)] 施如芥子
獲報如山 自致天女 封受自然
是故來下 歸命福田
這時天女心想,我今獲此福報,皆因前世供養(yǎng)迦葉尊者,假使以天上種種珍寶供養(yǎng)尊者,仍不能報答尊者之恩于萬一。隨即帶著侍女手持天香天花下到人間,于虛空中散花供養(yǎng)迦葉尊者,然后下來五體投地頂禮尊者,再以偈贊嘆尊者,表達(dá)感激之情。
天女說偈之后,即與侍女一起回到天上。帝釋心想:此女于閻浮提臭惡之中,以米汁供養(yǎng)迦葉尊者獲此大福,尊者只接受窮人的供養(yǎng),不去富貴之家乞食,我得想個好辦法,到尊者處種種福田。于是釋提洹因即與天后,將食物裝在小瓶中,下到王舍城,在小巷邊建了個簡陋的小屋,并變化成一對老夫婦,身體消瘦,彎腰駝背,裝作窮人乞丐之狀,屋里沒有任何飲食谷物衣服等。迦葉尊者乞食時,看到這家窮人就上前乞食。老大爺說:我們太窮了什么都沒有,怎么辦?尊者為老夫婦咒愿久久不肯離去。老大爺說:我和老伴曾經(jīng)乞討得少許飯食,正打算吃,聽說您非常慈悲德高,如今雖然窮困,愿意將飯食供養(yǎng)賢者您,希望能令我們獲得福報。心里又想:天食非常的芬香,如果打開瓶子讓尊者察覺,必然不肯接受。于是老大爺說:道人,請您把缽給我,我把飯食盛上。于是尊者把缽遞給老大爺并咒愿施主獲福。老大爺剛打開瓶子,天食之香馬上普熏整個王舍城,尊者嫌味道太香心里奇怪,便準(zhǔn)備入定觀察是怎么回事。這時,老夫婦恢復(fù)帝釋天主和天后的原形,迅速飛上空中,歡喜無量。尊者思維后知道是帝釋化作老人,為了增加福報這么做,既然已經(jīng)接受了布施就不宜歸還給他了。迦葉尊者稱贊說:善哉帝釋,培植福報無有厭倦,能夠忍受丑陋的身形,下來人間培福,必定獲得殊勝果報。帝釋和天后聽后更加欣喜踴躍。這時天人奏著天樂來迎接天帝天后回宮,帝釋回宮后倍加歡喜。世尊對阿難說:世間沒有人能比得上這位貧母,所施雖然很微少,卻能獲福無量,因?yàn)樗捎谠馐芸喽虬l(fā)起了至誠供養(yǎng)的心。而帝釋天呢,他在天上享受著巨大的天福,還能舍下豪貴之身下來人間種植福田,所獲福報也是難以衡量。所以如來說布施第一。閻浮提人愚癡可憐,能如此布施者很稀少啊,你要廣為宣說如來的真實(shí)教言。于是,天龍鬼神,四輩弟子比丘僧,廣行財法二施,愿及眾生,隨其志愿,皆得果報。
==============================================================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雜品第十九
“善男子。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懅。當(dāng)知是人已說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
”善男子,如果有人有錢財,見到有人來求他幫忙,反說沒有。要知道,這個人下一生貧窮少德已不必說。這樣的人叫做“放逸”。
“善男子。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yīng)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麨施于蟻?zhàn)?。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dāng)無此塵許麨也。誰有一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yīng)以食半施於乞者。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線施人系瘡。一指許財作燈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dāng)無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yīng)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
善男子,沒有錢的人自然說自己沒錢無法助人,其實(shí)不然。為什么呢?水啊草木啊這些東西誰能沒有呢?并不是說富豪顯貴國君就必定可以布施,也不是說貧窮的人就無法布施。為什么呢?貧窮的人總有飯食吧,吃完以后剩汁殘飯,洗碗鍋水,施與需要的人也有福德。即使用一點(diǎn)食屑飯粒施給螞蟻也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德果報,你再窮再貧總有這些東西吧?一個人需要保命并不需要大量的食物,所以都應(yīng)該盡所能得分一些給乞討者,給需要的人。善男子,再貧窮的人誰能沒有衣服穿呢?既然有衣服,在別人需要一布條敷著瘡口的時候布施可以施與嗎?這樣的片財微物并不能做什么大用,施之于人,令他離惱何樂不為呢?善男子,普觀天下再窮的人誰能沒有身力呢?如果可以以身力幫助他人,就應(yīng)該前往幫助,所謂的有錢得出錢沒錢的出力嘛。這些個助人應(yīng)該心生歡喜,無有厭倦。這樣一來,你也是施主啊,你也可以得到福德善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