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条麻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国产精品午夜免费福利视频-囯产精品久久欠久久al换脸综合-亚洲女子性生活视频亚

找到真我,解脫輪回也就自然而然了

修行受用 2023-10-24 07:39

本性就是真正的我——恭聞佛陀法音交流稿

恭聞佛陀師父的《眾生迷于幻我,不見真我》這盤法音,越學習就會覺得越重要。這里有六點初步感受,僅是摘記感嘆,簡短淺顯地與大家交流:

一、分清真我與假我。法音中指出:“那個本性就是真正的我”,并清楚地描述這個真我的狀態(tài)是萬念俱寂,是不死不生、與宇宙平等的。找到真我,是解脫成就的一個重要標志。而那個假我,就是現(xiàn)世的這身皮囊,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體現(xiàn)出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個人身和合體。

二、了知 “假我”與 “真我”的關系。人體六根六識的行為,無不受思想意識的支配。對人的思想意識感受,是從小開始的,一天一天,隨著年齡遞增就越來越強盛。我們逐浙形成了自身的我執(zhí),而這個支配著人身一切行為的假我,卻主宰著我們的人生,成了個忙忙碌碌的大管家,但這個大管家往往管不住自身的貪婪,及體現(xiàn)出來喜怒哀樂的假我表現(xiàn)。而我們的真如佛性、這個真我在哪里呢?無始以來卻一直被禁閉著,這個塵封已久的真我,一直處在潛龍勿用,沉寂在久遠的混沌狀態(tài)之中。我把假我,比喻大管家; 真我,比喻主人。管家太強勢,主人被深埋。當我們起心動念時,我們都是在因果當中生存。學佛修行后,更明白因果律是宇宙中的根本定律,人生一世,無非是應前果、造后因。如果不好好學佛修行而不解脫的話,不但以后輪回受苦不止,而且因“管家”無明瞎指揮,"真我"這個主人就難有出頭之日。所以我們在本世中,把這個“奴才壓主”的狀態(tài),必須要去作徹底的***。

三、借假的“我”去修見真的“我”。通過學習佛陀的這盤法音,明白要見到本來面目,找到自己的真我,還必須要憑借假我的意識及色身去進行。即要用自己的思想意識去打前站,依緣而起,立基正見,從而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去修為,去參禪,才有可能悟得到空,也就是說才能進得到禪定,進而進入到這個佛性之中,證到明心見性,找到真我。

四、如何破除四種障礙?學佛,一進門的第一步就會遇到散懶、掉舉、昏沉、睡眠。我們在聞法時,昏沉睡眠的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的,如果去參禪打坐,更會出現(xiàn)散亂、掉舉、昏沉、睡眠這四種障礙。為什么會出現(xiàn)呢?這四種障礙是從無始以來做的各種壞事業(yè)力和各種好事善業(yè)形成的一種果。要解決這個果的問題,首先就得從修行上入手,因此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好的人,建立菩薩的行為,大慈大悲,利益眾生。

五、跳出被騙的貪嗔癡愛喜怒哀樂的煩惱深坑。在無始以來的輪回歷史長河中,我們凡夫一直都被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騙,又不斷地被新的不良精神環(huán)境所感染,所以大大小小的煩惱不斷,猶如跌入無底的深坑之中。擺在我們凡夫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跳出來?修行生活中,外來是煩惱的因,內(nèi)心是煩惱的根。社會中信息量龐大,絕大多數(shù)信息我們都不知道,所以心里不會產(chǎn)生無中生有的作用。只有自己收到有關自身的信息,才會產(chǎn)生煩惱與不煩惱的作用。不知道的,我們當然不執(zhí)著。而如何我們把知道的也不執(zhí)著呢?煩惱無明是自己找的,其實世間上的事不值得去執(zhí)著,知道的也不執(zhí)著。遇到事情不要看不慣,不要感到自己很累,一切都是假的。總之,若要找到真我,必須要高度重視佛陀師父提出的一個最原則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貪瞋癡愛喜怒哀樂全部要停下來,如果不停下來,我們就沒有辦法出現(xiàn)無念狀態(tài),進不了佛性。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趕走無明大煩惱。學佛的效果是最積極的自我反省。對世間事,不管看到聽到什么,不執(zhí)著于任何一個點上,把貪瞋癡愛喜怒哀樂全部都放空,這樣不斷地鍛練,長此以往,以后碰到什么事,逐漸地就都不產(chǎn)生煩惱了。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自覺的學習與實踐當中,量變成質(zhì)變!要變得怎么樣?變得如佛陀師父所說的:該生氣的把它變成笑容,該憤怒的把它變成溫暖。

六、做一名不讓佛菩薩擔心的弟子。佛菩薩心中最擔心的,就是壞的眾生學到本事,也非常擔心好的眾生學不到本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做個好的眾生,讓佛菩薩放心的眾生,在修行學佛的路上,逐漸做到心不隨境轉(zhuǎn)。想到的是全世界的眾生都幸福、都吉祥,一點點壞事的念頭都不要想,只有大慈大悲善念。簡而言之,大慈大悲對待一切眾生。佛菩薩就喜歡你了,他們就會來幫你了。

總之,我們需要有一顆純凈的真心去修行修法,那么,找到真我,解脫輪回也就自然而然了。

撰文:睱生

編輯:語默

更新于:2023-10-24 07:39

評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鏈接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