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足之:菩薩讓我終于夢到了父親
宋朝詩人黃庭堅做蕪湖知州(26歲)時,夢回自己前世的母親家吃芹菜面。那一天是他前世的忌日,這一世的生日。前世母親因為去世的女兒生前喜歡吃芹菜面,在女兒忌日做芹菜面做供食,黃庭堅連續(xù)兩天午休時夢到了,還順著夢中的記憶找到前世母親家,認請“親娘”回州衙,奉養(yǎng)余年,并在后園建了一座碑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自題石碑像贊詞:“似僧有發(fā),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br/> 2012年清明節(jié)將近,我也有自己十分高興的事。離4月4日清明節(jié)不到半個月,3月23日夜里(或者23日晨),我意外夢到了我父親,見到父親的面。醒來后,我感到十分欣慰,也十分驚訝。我曾經自問個不休,為什么我總夢不到我父親。父親46歲去世,我那時五歲多。父親去世四十多年,我居然一次也沒能夢見到父親的面。多少年還思索其中的原因,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我這兒竟然不靈,真是不可思議。今年這個三月份,我就籌劃著帶著佛心回老家掃墓,父親第一次進入我夢中。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好夢,應該是菩薩送來的安慰,鼓勵我回家,掃墓,祭祖,做佛事。
在夢到父親的夢里也有母親的身影。母親2001年離世,享年78歲。平常無數(shù)次夢到母親。就在夢到父親的次日夜里,我又做了跟母親有關的夢。夢中考試寫作文,別人都交卷了,我還沒動筆,情急之下,覺得趕緊寫一篇關于我母親的文章還來得及,寫什么呢?我開始寫了,心里冒出繞佛的念頭,我就寫,帶著母親在北京二環(huán)內右繞方向轉轉。我怕時間來不及,拼命寫,還換了幾張紙,直到把我急醒了才知道是夢境而舒緩過來。
許久以來,我好奇,父親和母親現(xiàn)在在哪個世界呢?春節(jié)時候又說到這個事,在家做客的一位通靈居士給觀觀,安慰我說,我母親在東方琉璃世界,我父親在天國。我聽了很高興,這兩個世界都不錯,為人子者,寧信其真,不信其假。今天溫習了黃庭堅夢前世的故事,我更加欣慰:不論過世的父母在哪個道哪個空間,我們的祭祀孝敬,他們都能感受得到。黃庭堅在人道,尚能感知其母親的供食祭祀,可見無論哪個國度的親人,都能顯意識或潛意識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祭祀供養(yǎng)。
中國人幾千年來重視祭祀孝敬,看來并非自作多情、一廂情愿。法界廣大無邊,人神相通,眾生相感,靈性共一個感知磁場。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人無故發(fā)燒或生“假病”,輾轉搞清楚,是前世的父母來傳遞信息。很多人誤讀信息,以為是病,其實不是。孝敬累世累劫的父母,就是治病的良方。這種孝敬的作用和意義跟現(xiàn)世差不多,不是迷信。如果是迷信,北京天安門就不會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國家政府也不必把清明節(jié)定為法定公眾假日。
觀察我們人世間,有一種現(xiàn)象:兒女的生存狀況和精神境界,對父母有極大的影響。父母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希望兒孫輩替代實現(xiàn);借兒女后輩的成功,快速直接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同樣的邏輯和期望,存在于法界的其他領域。在此世界活著的人們,對過去生的父母有很大的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如何洞悉之,做好它,佛在《地藏經》講得非常清楚明白。打開心量,放眼法界,超越時空,孝敬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父母。(2012年3月27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