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觀音沒有被加封成佛?你看看取經路上菩薩干了啥?
文/小雨說西游
話說唐僧師徒五人,歷經百折千難,歷時十數(shù)年終于來到了大雷音寺的門前,唐僧也不敢怠慢,穿上了如來給他的錦襕袈裟,他的徒兒們也打扮地十分的正式。
“靈山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如來自從讓觀音菩薩領法旨去尋找天命取經人后,沒過多久靈山看門的金剛就來向如來稟報,說是取經的圣僧來了。如來老爺子一看,這唐僧的效率夠高的,一杯茶還沒有喝完,他們就來到了靈山,是個有前途的小伙子。于是在接見唐僧的時候,所采用的規(guī)格極高: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卻傳金旨,召唐僧進。
唐僧進來后先是參拜了如來和眾佛、菩薩,然后便進入了正題: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如來一聽也很欣賞,畢竟傳經一事才是大事,于是如來讓唐僧將取得的經文傳到大唐后,師徒五人再次回到靈山,接受如來的封賞。
最后唐僧被封為了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了斗戰(zhàn)勝佛,豬八戒是凈壇使者,沙悟凈則是金身羅漢,就連白龍馬也被封為了八部天龍,師徒五人得了果位,有了靈山的編制,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按理說在取經大業(yè)里,觀音菩薩也是居功至偉,點化了唐僧,并收服了孫悟空等人與唐僧做了徒弟,后來在唐僧危難之時多次現(xiàn)身相救,才使得取經一事可以圓滿完成,為何這里如來只字不提觀音的功勞呢?也沒有將他加封為佛,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原來如來在讓觀音去東土大唐尋找天命取經人的時候,曾給過觀音菩薩五件寶物:分別是九環(huán)錫杖、錦襕袈裟和金緊禁三個緊箍,關于這三個緊箍的用處如來早已說明:
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這里如來老爺子說得很明白,這三個緊箍是用來給唐僧收徒用的,可觀音是怎么做的?除了緊箍咒收服了孫悟空,剩下的金箍收服了紅孩兒,成為了自己的散財童子,禁箍收服了黑熊精,成為了自己的守山大神,典型的以公肥私。
畢竟靈山不比老君的道教,法寶本來就少,所以觀音的這種行為無疑觸及到了如來的底線,但礙于觀音在靈山的地位沒有處置,但也不會再加封觀音菩薩為佛。其實作為當事人的觀音,一個“七佛之師”的稱謂比一般的佛要高多了,又豈會在乎佛這個高級職稱?所以如來和觀音在此事上也只是心照不宣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