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心體瑩然,本來不失
夸逞功業(yè),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夸耀自己的功績(jī),炫耀所作的文章,這些都是靠著別的東西來提高自己身價(jià)的做法。實(shí)際上只要心地純正,不喪失人的本性,即使沒有什么功勞、什么文章,也照樣是個(gè)堂堂正正的人。
建功立業(yè),追求道德修養(yǎng)本是出于心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建功立業(yè)只是為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jià)值以完善自我,能夠去奉獻(xiàn)自己的智慧造福社會(huì)。著書立說更是超越功利的工作,只為成一家之言,闡一家之理,分享自己的智慧結(jié)晶,與天下人共同探索真理,僅此而已。若是將這些作為炫耀的資本,那還不如做個(gè)普普通通的人更純真。
隱峰禪師師從馬祖禪師三年,自以為得道高深,于是便有些洋洋得意起來了。他備好行裝,挺起胸脯,辭別馬祖,準(zhǔn)備到石頭禪師那里去試一下他的禪機(jī)禪道。
馬祖禪師看出隱峰禪師有些心浮氣傲,也未加阻攔,就讓他碰一回釘子去吧,從失敗中獲得經(jīng)驗(yàn)。但臨行前還是特意的提醒他:“小心啊,石頭路滑?!边@句話一語雙關(guān):一呢是是說山路比較滑,山比較高,比較難走,小心被石頭絆倒了栽跟頭;一呢卻是說那石頭禪師十分了得,弄不好就會(huì)碰壁而歸。
隱峰禪師并不以為然,他一路興高采烈的,并未栽什么跟頭,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了石頭禪師的地方,隱峰禪師就繞著法座走了一圈,并且很得意地問道:“禪師,你的宗旨是什么?”石頭禪師連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兩眼朝上回答道:“蒼天!蒼天!”(以前禪師們經(jīng)常用蒼天來表示自性的虛空。)隱峰禪師無話可對(duì),他知道“石頭”的厲害了,這下才想起馬祖說過的話,于是重新回到馬祖禪師身邊來,向馬祖禪師敘述了整個(gè)經(jīng)過。馬祖聽了事情的始末以后,告訴隱峰“如果你再去問,等他再說‘蒼天’,你就‘噓噓’兩聲就好了?!?/span>
石頭用“蒼天”來代表虛空,到底還有文字,可這“噓、噓”兩聲,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隱峰禪師仿佛得了個(gè)法寶,馬上又欣然上路了。
他這次滿懷信心,以為天衣無縫了。到了石頭禪師的住處,他還是同樣的動(dòng)作,問了同樣的問題,豈料石頭卻先朝他“噓、噓”兩聲,這又讓他措手不及了。他呆在那里,不得其解,怎么自己還沒噓出聲,就被噎回來了呢。
這次他再?zèng)]有了當(dāng)初的傲慢,喪氣而歸。畢恭畢敬地站在馬祖禪師面前,聽從教誨。馬祖禪師笑著點(diǎn)著他的腦門:“我早就對(duì)你說過‘石頭路滑’嘛!”
不論修身養(yǎng)性,還是著書立說,重要的是虛心學(xué)習(xí),致力鉆研,而不是以此為資本四處賣弄,否則總有碰壁的時(shí)候,終究吃虧的還是自己。真正的高人都是真人不露相,《道德經(jīng)》里有一句話:“圣人之道,為而不爭(zhēng)”,有道之人根本都不會(huì)去追名逐利,只是無為而作而已。所以,堂堂正正做人,謙虛謹(jǐn)慎處事,才是真正的處世法寶。
[注釋]
夸逞:夸耀逞強(qiáng)。 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人。
更新于:2022-06-26 23:12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