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師: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12)
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12)
引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菩薩,今晚我們繼續(xù)講《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昨晚我們講了增長智慧的八種方法的前四種。
第一是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
第二是做法布施,成就其他眾生增長智慧,我們都可以增長智慧。
第三是息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
我們要了解佛法來轉(zhuǎn)變自己的念頭,所以就有第四種文殊菩薩開智慧的方法,在一切的因緣中間增長智慧。所以我們要在一切因緣中間來提升自己的智慧。文殊菩薩說,文殊遇到這個因緣就是他的老師,遇緣則有師,就是他的老師,所以在一切的因緣中間來了解佛法,多聞佛法。
今晚我們繼續(xù)講增長智慧的后四種方法。
首先請大家發(fā)菩提心:為一切如母眾生可以快速地由生死輪回中間解脫出來,所以我們就需要發(fā)菩提心;為一切眾生可以得聞正法,早成佛道,所以要發(fā)菩提心。
我們要思維,非常難得到這個人身,而且又可以得到聞佛法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如果我們不把握,很快就消失了。如果我們不好好利用這個難得的寶貴的人身來好好地求正法,求解脫,我們是一天一天地走向死亡。如果我們不能保持正念是一天一天走向三惡道中間,所以應該趁我們現(xiàn)在還有精神的時候多聞佛法,在一切因緣是間去修。
文殊菩薩說,我們在每一個因緣是間懂得運用昨晚所講的這四種方法,起、承、轉(zhuǎn)、合。首先是超越,不被境界所困擾;第二可以承擔;第三是轉(zhuǎn)念,懂得轉(zhuǎn)變自己的念頭,降伏自己心,如果會轉(zhuǎn)念,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令我們增長智慧和慈悲心,這個因緣就是佛法。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正知正念,每一天真正地修行,每一天真正地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要保持正知正念,這樣你就可以懂得轉(zhuǎn)念,就可以提升智慧,你就是真正的佛弟子。
否則的話,你是掛個名修行。每一天你會做點功課,但是你不了解佛經(jīng)到底講什么,而且你不會把佛法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命,不會在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間去運用,這樣你每一天同樣的都會生活得有煩惱,這些就不是了解佛法,這種就是假冒產(chǎn)品。
所以希望大家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不會浪費糟蹋寶貴的人身,真正地成為人中間的優(yōu)良產(chǎn)品,不會成為一個假冒產(chǎn)品。如果你每一天都有起貪嗔癡,你起貪嗔癡都是與三惡道相應,你將來去哪里呢?去三惡道中間。這樣你就糟蹋了你現(xiàn)在所得到的寶貴人身。
現(xiàn)在什么產(chǎn)品都有假的,人的身體都會有假的,一些人為了好看,甚至會做些什么?搞什么隆胸,樣樣都有假的。我們做佛弟子,如果你不好好修行,掛個名受皈依,受什么什么樣的,都會做些功課,這樣沒有一個堅固的信心,不會修行就是假冒產(chǎn)品了。希望我們可以珍惜寶貴的人身,如法地修學。
昨晚我們講到要勤修戒定慧,怎樣可以勤修戒定慧呢?佛法說有三種世間,我們衡量一下自己在哪一種世間?
一種是器世間,就是說如果你執(zhí)著于這個環(huán)境,受這個環(huán)境的影響,追求世間的,只是貪求這些世間的財富,你是在這個器世間。
如果你對這個世間的這些財產(chǎn)看得比較淡泊,便是你要執(zhí)著這個感情,你是在這個有情的世間。
但是如果你懂得在每一天因緣中間提升智慧,可以保持自己的正知正念,我們昨天所說的,我們念《心經(jīng)》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樣你可以做到對內(nèi)在不會受六根的控制,不會受外面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不會受六塵誘惑。這種就是真正的可以保持正知正念。你就可以在每一個念頭中間去提升智慧。佛陀說,怎樣是佛陀的生活呢?可以看破、放下,對于世間一切都不執(zhí)著,回歸到我們本來就具足的智慧,這種就是佛陀的生活。所以希望我們要超越這個器世間,有情世間,來升華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生活在正覺的世間,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非常的快樂,開心,有智慧的。
昨天我們說過有智慧的人他有三種特點:有智慧的人是快樂的,是自由自在的,是有慈悲心的。這個世間有非常多的不圓滿的地方,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中間,我們要保持我們絕對的喜悅的心,歡喜的心。怎樣可以保持呢?就是要懂得運用文殊菩薩開智慧的方法,要會轉(zhuǎn)變自己的念頭。
任何境界其實都不會傷害到我們,如果我們會轉(zhuǎn)變念頭。比方說,有些人看到秋天,覺得這些樹葉都落下來,覺得好象很悲傷,或者悲衰。但是如果你會轉(zhuǎn)變念頭,你就會覺得審非常好的。任何事情,其實世間法是相對法,你會轉(zhuǎn)變念頭就可以不傷害到自己,就可以保持快樂的心,這樣就是你修行的境界。如果你不會轉(zhuǎn)變,每一種因緣都會成為你的業(yè)障,你在任何地方都起執(zhí)著心,正如我們昨晚所講的,好象舍利弗尊者那樣,他以前貪著這個金錢,所以七輩子都是做蛇,因為他有這個執(zhí)著的心。他得到提升他的福報,可以讓他生活得很快樂,但是他沒智慧,所以這種因緣就讓他墮落,這種因緣就是他的業(yè)障。如果懂得轉(zhuǎn)變就是佛法。
我們昨晚講的第二故事,就說寶志禪師所看到的孫子娶祖母,你執(zhí)著于感情,這種感情就綁死你了,就是你的業(yè)障,就是你的苦海了,所以佛法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嗪T谀睦铮吭谶@個世間。如果你樣樣都起執(zhí)著的心,有分別、有執(zhí)著,起心動念,任何一件事都會成為你的苦海,都會讓你痛苦,都會讓你生不如死。
但是如果你會轉(zhuǎn)念,我們說回頭是岸,怎么樣回頭?就是轉(zhuǎn)念的功夫。你運用文殊菩薩的方法去轉(zhuǎn)變自己的念頭,當下就在哪里?當下你就生活在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等到你將來往生的時候才去到,你當下就是快樂無憂的,當下你就是過一種解脫的生活。
怎樣修呢?我們中國人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由改變自己的習氣開始,表面看我們很自由,其實我們不自由,外在我們受這個環(huán)境的影響;內(nèi)心,內(nèi)在我們受本身的欲望和習氣、煩惱的控制;所以我們就沒自由,就容易起煩惱。
怎樣立地成佛呢?要放下屠刀。你不要以為我不殺豬,這句話不關(guān)我的事,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屠刀的。什么屠刀?你的煩惱,你的貪嗔癡就是你心中的屠刀,你不良的習慣。其實我們教育子女都是這樣的,應該培養(yǎng)他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此進最關(guān)鍵的,因為習慣就會決定的性格,性格就決定他的命運。
有時候有障礙是因為自己障礙自己,自己過不了自己內(nèi)心這一關(guān)。改變不了自己的習氣,就自己綁死自己,所以要放下屠刀。其實我們內(nèi)心貪嗔癡煩惱的屠刀對我們的傷害還超過外面的屠刀。
外面的屠刀,如果你和一個有仇,別人一刀捅死你,如果你可以保持正知正念,你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記得念佛,你不會去分別、執(zhí)著,知道我在娑婆世界是我做凡夫的最后一生,我將來成就了無生法忍,再回來度眾生,所以當下就解脫。但是你做人的福報還沒有享盡,有人一刀捅死你,都沒問題的。因為你人的福報沒有享盡,你四十九天之后,過了中陰身,又繼續(xù)投胎,又繼續(xù)做回人,又得到一個新的身體,所以不是很大的問題。
但是你內(nèi)心的煩惱習氣這種無形的屠刀,可以讓我們不斷地起欲望,不斷地起貪嗔癡,不斷地去造惡業(yè),所以一次一次將我們拋到六道輪回中間,拋到三惡道中間。所以要放下屠刀,放下內(nèi)心習氣的屠刀。
每一天都要保持一些觀想。
一早起床就觀想:祈禱三寶加持弟子,今天可以過一個快樂無憂的增長智慧的慈悲心的非常充實的自在的一天。
你每一天早起床第一個念頭就這樣想,你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保持這個正念,你一天隨時提起正念,這樣你一天可以很快樂,很自在。一起煩惱妄想,馬上運用佛法的智慧轉(zhuǎn)變念頭,我們講了這么多轉(zhuǎn)念的功夫,馬上轉(zhuǎn)過來,這樣你就沒痛苦了。
到晚上就反省自己全天的生活,我今天哪些念頭,哪些行為是如法的,哪些行為是不如法的,哪些念頭是有問題的,是自私自利的,是起貪嗔癡的呢?
你觀想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寶瓶。如果我們有一個黃金做的寶瓶,這是很難得的,我們一定會拿它珍藏一些珠寶在里面的。如果有一個人拿黃金做的寶瓶裝垃圾,肯定其他人會說這個人太愚癡了。
同樣的,希望我們每一天晚上睡覺之前反省自己。在我們這個難得的人身,人身難得勝過摩尼寶,在這個比摩尼寶還殊勝寶貴的人身中間,我們今天全天在里面裝了一些功德的財寶,還是裝了一些貪嗔癡的垃圾?如果裝了功德的財寶我很歡喜;如果我有起了貪嗔癡,當天馬上懺悔。每一天保持這種正知正念,改變自己的習氣,你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有哪些習氣不是那么好的,拿一張紙寫出來,看一下有哪些習氣是容易改的。
比方說,我們很容易發(fā)脾氣,別人講一點點的事觸犯我,我就很生氣了,你可以怎樣改變這種習氣呢?首先發(fā)愿:祈求三寶加持,七天內(nèi)我不發(fā)脾氣。如果有犯,馬上懺悔。
如果七天都不發(fā)脾氣要多謝三寶加持,自己很歡喜。自己要有恒心,又發(fā)愿半個月,半個月做得到就一個月;一個月做得到三個月,甚至于一年,如果你一年做得到,那你的修養(yǎng)真的很好。你這種習氣就改變了,這樣你就提升自己的智慧。
所以我們一定要按照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方法來修,在一切因緣中間將每一個因緣都轉(zhuǎn)變?yōu)榉鸱ǎ@樣我們吃飯、飲水,工作,任何事情都是佛法,都是修行。不是說我們一定拿著本經(jīng)書來念就是修行,不是的。
我們前晚所說的,同樣念《心經(jīng)》,如果你只求今生的事,我們作為人,尤其是作為佛弟子,最起碼希望保持我們來生不會去三惡道,希望我最低來生可以得到人身。否則的話,我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享受。每一天的念頭都是起貪嗔癡,你說你想吃好一點,想環(huán)境生活條件好一點,這些動物都會懂得追求,一頭牛都會找一些比較好的草吃。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自己沒有出離心,甚至于將來人身都得不到,這樣你叫什么?人面獸心!說得很難聽,但是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差不多是這樣的。
所以人一定要明白,絕對不可以只追求今世。而且我告訴你,一開始發(fā)心念一遍《心經(jīng)》,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這些不是佛法,不要以為你拿著本書念就是佛法,就是修行嗎?不是的,這些是世間法,是世俗法。起碼我求什么?希望我們來生可以得人身。
所以不可以看表面,希望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意思就是說在任何因緣中間去轉(zhuǎn)變,去提升自己,升華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心。
《華嚴經(jīng)》上面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個五十三參所參的善知識在哪里修行的?你以為個個都是在寺院修行,個個都拿著本經(jīng)書念?不是的。各行各業(yè)都有大菩薩在修行,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修行方法。
比方說,一個甘露火王,是一個國王,他如法治理好這個國家,就是他的修行方法。一個辦廠的人他如法辦理好這間廠,越來越興盛,但是不執(zhí)著。我們昨天所講的,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起執(zhí)著心。
但是不起執(zhí)著心,不是說我們不追求,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我們同樣都可以需要的,主要是不可以有這個心。所謂放下,不是說不理世間的事,不是說不做事,是放下我們執(zhí)著的心。事情要做得更好,應該非常的優(yōu)秀,這樣才是真正地了解看破、放下,得到自在。不是說你逃避世間,什么都不理,叫做放下嗎?不是的,所以放下你執(zhí)著的心,這樣是真正地修行。
其實我們在任何事中間都可以修行。比方說,人開一間廣告公司,怎樣增長自己的智慧呢?通過電視播放人的作品出去,因為很多人看電視,每一個廣告作品出來發(fā)布之前,你就對著作品念一遍《心經(jīng)》,《文殊心咒》,三皈依。同時自己發(fā)愿:希望所有有機緣看到我這個廣告作品的人,都可以種一個善根,有善根的繼續(xù)增長,沒善根的種一個善根;都可以盡快樂地聞到正法,盡快地求解脫。
你一念之間很快地用很少的時間馬上就可以結(jié)善緣,你就馬上幫到很多眾生增長智慧。這個緣起的世界,要懂得運用緣起法來修行,這樣你就很有智慧的。
同樣的,比方說欽仔做一間時裝廠,那些產(chǎn)品做出來,可以對著它們念《心經(jīng)》,三皈依,文殊心咒,這樣發(fā)愿,我這些時裝運出去賣給別人,希望我這個產(chǎn)品,每一個得到的人,每一個可以穿這件衣服的人都可以披著如來的這件法衣,都可以增長智慧,與三寶有深厚的因緣。
其實大家不要以為生活會妨礙我們的修行,其實你了解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方法,你的生活就是你的修行,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方法,就是你的修行法門,這樣你就可以很快速地增長智慧。應該在任何因緣中間去修行、去用功、去提升智慧,主要不可以執(zhí)著這個世間。
佛經(jīng)上面稱贊如來說:如蓮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凈超于彼,稽首禮無上尊。如來在這個世間,他好象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不會被這個世間所染污,可以保持清凈心。正如我們《金剛經(jīng)》上所說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你的清凈心可以現(xiàn)前,在任何因緣中間你可以保持清凈心就是什么?生實相。這個意思說你就是開悟地生活,你就開悟了。
六祖大師說明心見,我們怎樣可以明這個心呢?應該在一切法中間,在一切因緣中間,在每一件事中間都可以常生智慧,都不會被它染污,這些就是見性成佛道。所以我們看六祖大師的開示,如果你了解文殊菩薩開智慧的方法,看到六祖大師的開示就覺得很親切,很生動,真的很細致地指導我們?nèi)绶ㄐ迣W。所以我們要這樣向如來學習,如日月不住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超越這個世間生滅的假相而生清凈心,在任何時間都保持清凈心,這樣你就是真正過一種解脫的有智慧的生活。
增長智慧的五個階位
五個層次簡介
今晚我們繼續(xù)講第五個方面增長智慧的方法,就是說增長智慧它有五個層次。
大家都念過《心經(jīng)》了,最后那個咒都會念: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標準的念法就是噶底 噶底把拉噶底把拉桑噶底菩提薩瓦哈。
第一個噶底是資糧位,第二個噶底是加行位,把拉噶底是見道位,把拉桑噶底是修道位,菩提薩瓦哈是無學道位。
其實這個咒是般若佛母的心咒。我們?nèi)绶ǖ匦迣W,就將我們從凡夫到修行成佛,所有的法門,及所有的修行位次都在中間。所謂的五道十地,這個五道、五位就是指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資糧道怎樣修呢?我們現(xiàn)在問一下自己是不是資糧道的菩薩???有沒有把握?知不知道怎樣去衡量?你不要以為修行好象很籠統(tǒng)的,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將來能不能往生我都不知道,沒有這么迷迷糊糊就往生。
首先我希望大家,如果是資糧道的菩薩更加地往上進,更加精進;如果不是的話,就快速地進入資糧道。
資糧道的標準是什么?首先打個比方讓大家知道五道。這個五道,有些叫五位,這個五位通過比方我們可以明白。
第一個是資糧位,打個比方,2008年我們中國北京舉辦奧運會,你想去參加奧運長跑,行不行呢?不行,你沒有這個資格,是不是?首先你要取得參加這個競賽的資格。這個資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資糧位了。我們進入資糧位,才是真正的菩薩,有資格。什么意思?我們經(jīng)??达@宗的經(jīng)典說成佛要多長時間?三大阿僧祗劫,三大阿僧祗劫時間是非常漫長的,但是你不要以為我現(xiàn)在皈依,通過三大阿僧祗劫以后我會成佛。你不要打這個妄想,你這個成佛還是遙遙無期的,除非你已經(jīng)入了資糧位。所講的三大阿僧祗劫,這個時間是從什么時候計起?由資糧位開始計起的。
你已經(jīng)入了資糧位,如果不懂得運用一些善巧方便,你一味地按照顯宗的方法去修行,你要通過這么長時間,你才可以解脫。
但是如果你沒有入資糧位,你要多少時間?《法華經(jīng)》上面講塵點劫,就是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間每一粒塵土作一個大劫,你要經(jīng)過這么漫長的時間你才可以成佛。
資糧位好象你得到參加競賽的資格。
加行位等于熱身運動。我們參加長跑了,跑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希望我成績好一點。
見道位好象這個槍一響,馬上大家一起沖刺,一起跑。
修道位好象正式開始跑了。悟后,開了悟以后開始修,這才是真修。你沒開悟以前這些修是假修。你不能保持正知正念,這些往往是形式上的修行。所以見道好象這個槍響,修道好象開始跑了。
無學道表示到達終點,要得到冠軍了,這個是無學道,無學位了。
如何進入五個層次
資糧位
我們首先講資糧位。你怎樣去衡量自己有沒有達到資糧位呢?入了資糧位有三個條件:首先要具足正見,第二是堅固的出離心,第三是廣大的菩提心。你有了這三條你就是入了資糧位。
首先是具足正見。這種正見在這里有兩種:
第一種是世間世俗正見,就是說因果如理取舍。我們昨晚說無念為宗,第一個層次保持正念,消除妄念;第二個層次是本來無一物這種境界。首先世俗的正見是指第一個層次,你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保持正念,就是說因果如理取舍,不會錯亂因果,具足正見,這是世間正見。
出世間正見是指空性智慧,是指中觀正見。
第二是要有出離心。
對世間可以看淡一點,其實你想修行,最低層次,我們作為居士要將今生今世的事情看得淡化一些,沒那么重視,不要一味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你要抽點時間想一下,我將來會去哪里,希望我最起碼將來可以得人身。就是說將今生的事情看輕一點,看淡化一些,注重后世。
出家人來說要舍棄今生今世來修,將來得解脫,這樣你就是有了出離心。
之后有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資糧位里面其實它有四個小的階段。
第一個是暖,暖法。這個暖法是容易得到的,但是你要保持。什么意思呢?就是法喜。如果我們修行非常有法喜,越修越高興。我念佛,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高興。越開越開心,快樂。所以的煩惱妄想都不會起來,常生戒定慧,不起貪嗔癡,這樣你就算入了暖位。
第二是頂法。你如果可以保持這種法喜,延長很長時間,可以保持正念,我們說念佛成片,跟著達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亂,然后達到理體上的一心不亂。
你可以達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亂,你就可以去資浪位中間的第二方面,第二層次就是頂法,到達頂。怎樣去衡量呢?你修行在任何時間都保持正念,你的睡眠會減少。
大家如果有閉過關(guān)的很容易察得到。如果你可以在關(guān)房里面保持正念,你每一天睡眠的時間是很少的,我有試過。如果你可以這樣,你不睡覺做不到的,凡夫的身體不睡覺不能堅持很長時間,但是你可以做到每一天在深夜中間兩個小時就夠了。因為你其他時間是保持正念的。
其實我們的能量百分之九二消耗在我們煩惱妄想中間。其實你要維持你的生命,你的呼吸,很少能量就可以。如果你要妄想不起,煩惱不起,你是很有精神的,你很少睡眠就夠了。
第三就是忍法。這種忍法大家要明白,這種忍法是指什么?就是說你已經(jīng)心安忍不動。世間的事,別人的干擾,別的人傷害你都可以忍。
我們昨晚已經(jīng)說過,所謂忍不是說要壓抑自己,不是克制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忍是要懂得轉(zhuǎn)變念頭,任何挫折來的時候,你會轉(zhuǎn)變念頭,你的心真的不會生氣,而且可以增長智慧,這叫忍辱波羅蜜。
所以這個忍,你如果達到資糧位的忍法,你就可以放心了,正如我們《地藏經(jīng)》上面所說的永不墮三惡道了。你如果修到這個忍,資糧位上面的忍法,可以保持你很開心,為什么?你在六道輪回中間怎樣去度眾生,怎樣去轉(zhuǎn)都行,你永遠不會墮三惡道。
永不墮三惡道,因為你安忍于法,法依止,自己依止自己的佛性,以佛法為依止,以佛法的智慧為依止,所以你任何時間都可以安忍,安忍不動猶如大地,所以你永遠都不會墮三惡道。
看過《地藏經(jīng)》的VCD怎么講?我們念在藏王菩薩你知道怎么念嗎?南無地藏王菩薩,你就念了地藏王菩薩了嗎?你明白地藏菩薩教我們怎樣做,你做得到,口要念,身心要做,這樣才叫真正地念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可以幫助你,加持你永不墮三惡道了。如果你有口無心念,口是心非念,我看很難保證你不墮三惡道。所以這是忍法。
第四就是世第一法。資糧位的世第一,什么意思呢?你修到這個位次,你的業(yè)障是很少的,是很微小的。那個時候還是凡夫,但是他的心是清凈的,他的業(yè)障是很少的,消了很多業(yè)障的,所以這就叫世第一法,在世間最為第一。
我們 昨天說過,有智慧的人是快樂的、自在的、慈悲的。怎樣得到這個自在呢?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個故事,無著菩薩求見彌菩薩,無著菩薩他是修唯識宗的。唯心史觀識宗是以彌勒菩薩為祖師,(釋迦牟尼佛把唯識宗傳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這樣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把中觀宗傳給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兩大法流這樣傳下來的。)無期待菩薩專修唯識宗,所以他求見彌勒菩薩,發(fā)心閉關(guān),在山洞中閉關(guān)閉三年,每一天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菩薩尊佛,而且修唯識定。
閉關(guān)閉了三年,很用功都見不到彌勒菩薩,然后退心了,沒有那個層次,沒有那個境界,所以想下山。走到洞口,就見到一塊石頭上面有一個很小的洞,他覺得很奇怪,看那水在上面慢慢滴下來,水滴石頭都穿了,所以提醒他要有恒心。其實這些都是彌勒菩薩化現(xiàn)出來指導他,點化他的,所以又發(fā)愿閉關(guān)三年,都是沒有見到彌勒菩薩。
連續(xù)地這樣發(fā)愿,堅持閉關(guān)十二年關(guān),都沒辦法見到彌勒菩薩,沒辦法見到本尊,所以他真是很失望,就退心了,想著:我業(yè)障重了,我還是下山,回到寺院去。(我們閉關(guān)的規(guī)矩是黃昏的時候入關(guān)房,早上出來),所以一早出來下了山,肚子很餓,就想在一間店子買一些饅頭,店主就布施供養(yǎng)了三個饅頭給他。
剛想吃,有一條狗走過來了。這條狗很可憐的,全身都長滿了瘡,瘡里面有膿血,而且有一條腿是瘸的,慢慢地一拐一拐地走過來,搖搖尾巴。無著菩薩那時候就生起了慈悲心,覺得這條狗很可憐,就將饅頭給狗吃。
然后想幫它把膿血清除。首先用手,但是一看,原來那些膿血里面有很多小蟲。他就很怕,因為救了這條狗,這些蟲就會被死了,所以他就不敢用手。
他是有慈悲心的修行人,他就馬上跪下伸出舌頭去舔掉那些膿血,又不會傷害到那些蟲,又可以幫助那條狗清除膿血。因為這些膿血很臭,那只狗又很臟,所以很難聞,捏著鼻子,閉上眼睛來舔,但是很奇怪,舔著舔著,覺得慢慢地變甜了,好象甘露一樣。
一睜開眼那只狗不見了,見到彌勒菩薩。哎呀,他就很高興,又哭又笑,馬上頂禮。
他說:彌勒菩薩,您怎么這么不慈悲?我閉關(guān)閉了十二年,想求見您這尊大菩薩都見不到的,你現(xiàn)在才現(xiàn)身給我看。
彌勒菩薩就告訴他:不是吧,你搞錯了,你閉關(guān)第一天開始,你念第一句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我就在你面前。
無著菩薩說:不是吧,菩薩,你不是打妄語吧,我明明十二年都見不到人鈴鐺說我閉關(guān)第一天你就在我身邊 ,你怎樣可以證明?
彌勒菩薩就告訴他:你看我這件衣服,全都是口水、痰,干的那些痕跡在我衣服上面,全身都是,整件衣服都很臟。你十二年中間好好修行,我都護著你。所以可以知道十二年中間我都跟著你。
但是為什么你見不到我?因為你有業(yè)障,而且因為你自私自利,想自己求解脫,不顧眾生,沒慈悲心,所以你自己障礙自己,你見不到我,見不到菩薩。
現(xiàn)在你閉了十二年關(guān),你的業(yè)障消了很多。而且那只狗是我變化出來度化你的。你見到那只狗,真的生慈悲心,而且愿意真放下自己,一個比丘寧愿跪下來,伸出舌頭幫那只狗舔掉那些膿血,你真正地有慈悲心了,一剎那中間消除了你的業(yè)障,所以你可以見到我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些什么啟發(fā)?
第一個啟發(fā),一定要相信我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在你的面前。因為盡虛空、遍法界都有諸佛菩薩的化身,你能不能見到就看你自己的修行了。你如果去到世第一法,你的業(yè)障很輕了,很少了,你一念就見到了。
如果修到資糧位的世第一法,要恭喜你了。為什么呢?你如果有學佛經(jīng)不明白,很簡單的,你直接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現(xiàn)身,你直接請教觀世音菩薩,或者求南無文殊師利菩薩,這樣很簡單啦。所以我們要修到世第一法,業(yè)障就很少了,就可以隨時見到諸佛菩薩。
有些人說:我在哪間寺院佛像開光,見到觀音菩薩現(xiàn)身,見到西方三圣。是真是假很難說。當然你的心很清凈,一剎那見得到,有可能,但是你不要執(zhí)著。
但是你平時說:我打坐,一閉眼我就見到觀世音菩薩??坎蛔〉模枪碜兓鰜淼?,你見到菩薩是假的,你見鬼是真的。
所以你一定要修到世第一法,修到這個智慧的層次,你真的見到菩薩,而且你可以請教菩薩。你的心很清涼的,很清凈的,法喜充滿的,提升智慧的。這是第一個啟發(fā)。
第二啟發(fā):我們修行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要自利利他。
不可以單單為自己求解脫,什么都不理,家里什么都不管。一味地說我求解脫,我是修行人。在哪里修?在誦以就是修行嗎?家里的事不干,你搞錯了,世間人的責任,你的義務,應該做的你要很如法地去做,做得非常好,做得非常優(yōu)秀,被一切人贊嘆,這些就是你的真修行。否則的話,恐怕你這是假修行。
所以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些是真修行。要有慈悲心,要關(guān)心一切眾生,要無條件無私無我去關(guān)心一切眾生。在一切因緣中間去轉(zhuǎn)變念頭,去提升智慧和慈悲,將這個因緣轉(zhuǎn)變?yōu)榉鸱ā?/p>
想一下我們每一天中間起心動念,起了很多念頭,哪些念頭轉(zhuǎn)變?yōu)榉鸱ǎ男┠铑^是世俗法,哪些念頭是貪嗔癡,有念頭是貪嗔癡你不會轉(zhuǎn)就是世俗法,你將來就去三惡道。你會轉(zhuǎn)就是佛法,你將來解脫了。所以解脫不是等我死了以后才知道可不可以解脫。
如果你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鐘都知道可以解脫的,所以我們這講題《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為什么?你可以無憂無慮,可以每一天很開心,很快樂,生活在現(xiàn)前的這一刻,這一分鐘,每一個念頭都轉(zhuǎn)變它,你就是修行,你當下就解脫了。你用不著等將來解脫,你這個念頭就解脫了。你如果每一個念頭都解脫,你的解脫就靠得住。
念念彌陀念念覺,聲聲喚醒本來人。我們念阿彌陀佛,要喚醒我們心中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地會修凈土。否則的話,有口無心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心里起妄想,我今天買什么菜呢?你那個時候就是假修行,口念彌陀心散亂,你就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祖師的開示。所以要知道在每一個因緣中間去轉(zhuǎn)變,每一個念頭中間去轉(zhuǎn)變,要有慈悲心,要快樂自在。這是第二個啟發(fā)。
所以可見我們修行要在因緣中間修,將每一個因緣轉(zhuǎn)變?yōu)榉鸱?。無著菩薩聽了彌勒菩薩的開示就很開心,知道怎樣叫真正的修行,怎樣做一個快樂的修行人。
那時候彌勒菩薩再進一步告訴他:你這樣,我們可以試一下,你背著我在這條最繁華的街道上走一圈,你看一下眾生有什么反應。
無著菩薩真的背著彌勒菩薩在這條最熱鬧的街道走一圈,除了一個阿婆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見不到彌勒菩薩。個個都說:這個比丘這么怪,他是不是有風濕病,那個手這親彎著走,他的手不會動的,這樣子走。
他們不知道他后面背著一個彌勒菩薩,覺得這個比丘這么奇怪,他是肩周炎還是風濕?。繛槭裁此氖植粫??因為他們有業(yè)障,見不到菩薩。
唯一有一個阿婆她很小就吃素,整天都念佛,心很清凈,她就看到一點點,她說:啊,法師,你這么怪,你背著一只狗這樣走什么意思。
所以我們在成佛的道路上面,在提升智慧的道路上面,第一個位置就是資糧位。資糧位有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這些是資糧位。
加行位
第二是加行位。這個時候要加功用行了。不要以為說,我學了金剛乘,我修四加行、五加行,這些是加行嗎?你以為這些加行可以入到加行嗎?不是的。
見道位
第三就是見道位。所謂見道位是什么意思?簡單說所謂見道位就是兩個字,開悟。你開了悟就見道了。你真的大徹大悟,你就是入了見道位了。見道位是什么意思?禪宗說開悟,開悟了就到見道位。
見道位就是你已經(jīng)成就了你的法身。那個時候你成就了法身以后,你與智慧的光明合修,你就成就報身了。你打開你的五個輪,頂輪、喉輪、心輪、臍輪、海底輪,打開這五輪你就有幻變,你就有幻身,千百億化身,就可以一變多、多變一。
《普賢行愿品》上面所說:于一塵中塵數(shù)佛,各處菩薩眾會中。什么境界呢?就是這個化身,一變多、多變一,一粒塵土中間都有恒河沙數(shù)諸佛,你可以化現(xiàn)出來。因為你成就了這個化身,變化自在。所以悟后,見道以后去修是真修。悟道,你們已經(jīng)做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