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透視方向 感受佛法真諦
夏諾多吉雪山位于稻城縣與涼山州木里縣的交界處,海拔5958米,是三怙主雪山之一,排行第三。夏諾多吉雪山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這是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祗,它勇猛剛烈,神采奕奕,胯下圍著斑斕的虎皮,腰間纏著大蟒,威武雄壯。夏諾多吉為三怙主雪山的東峰,主峰為三棱錐狀,造型跟金字塔相似。雪山兩翼鋒利似刀,蜿蜒綿亙,在天空中勾勒出的線條尖銳有型。清晨,陽光從夏諾多吉的背后升起,從溝谷中看過去,雪山具有剪影一樣的效果。黃昏是雪山最美的時候,夕陽從西邊斜斜地照在雪峰上,整個雪峰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中,裸露的巖石和冰雪體被渲染得極為艷麗。
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高度為5958米,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諾多吉山峰聳立在天地之間,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剛烈,神采奕奕,跨下圍斑斕的虎皮,腰間繞著罪惡的大蟒。
夏諾多吉是亞丁三神山之一,海拔5958米,代表金剛手菩薩。從沖古寺前往洛絨牛場的途中會見到這座雪山,非常漂亮~
而我的左手邊就是著名夏諾多吉,為三怙主雪山的東峰。雪山的主峰為三棱錐狀,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兩翼鋒利的刃脊蜿蜒綿亙,刃脊背向光線的一側呈暗影,藍天中所勾勒出的線條尖銳有型。
三怙主雪山中排行第三的夏諾多吉雪山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他和央邁勇的高度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把它排在第三,也許是因為央邁勇代表的文殊菩薩更厲害吧!
在洛絨牛場就能看到,但當我們走到牛奶海,離她更近了,更震撼了!即使風雪中看不清她的真面目,但依稀漸露的雪峰和變化莫測的風云涌動,讓我見識了大自然的威力和魅力,即使未能見到圖片中的樣子,但這也是夏諾多吉真是的一面,大自然的美麗不僅僅在于風和日麗的美好,還有風雪雨霧中的艱辛和凄美。
在洛絨牛場
是三怙主雪山的一座山峰,造型三棱錐,有點像金字塔。不懂佛教之說,與我感覺山峰鋒利無比,而且綿延不斷,整個山峰給人一種莊嚴巍峨的感覺,那時你站在它的面前,你會覺得自己是那么的矮小和渺小。山的魅力也許就在此吧。走川西藏地看看山,對人的心胸開闊有好好處。
夏諾多吉山峰聳立在天地之間,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剛烈,神采奕奕,跨下圍斑斕的虎皮,腰間繞著罪惡的大蟒,洛克先生把它形容為展開巨翅蓄拋待飛的蝙蝠,將它比喻成西臘神話中的雷神,神山左邊綠色,大理石山頭為布魯財神,右下方為馬頭金剛,馬頭金剛下方“丹霞地貌風林為八百羅漢”,神山腳下洛絨牛場是當年洛克先生宿營處 。
雪山兩翼鋒利似刀,蜿蜒綿亙,在天空中勾勒出的線條尖銳有型。清晨,陽光從夏諾多吉的背后升起,從溝谷中看過去,雪山具有剪影一樣的效果。黃昏是雪山最美的時候,夕陽從西邊斜斜地照在雪峰上,整個雪峰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中,裸露的巖石和冰雪體被渲染得極為艷麗。
公元747年佛教大師蓮花生親自命名加持,并把密宗下三續(xù)部三位本尊菩薩(觀音、文殊、金剛)賦予這三座雪峰。北峰乃日高6032米,東峰夏諾多吉高 5958米,南峰央邁勇高5958米,佛名:三怙主神山,夏諾多吉是金剛手菩薩的化現(xiàn),非常殊勝,不少信徒前來朝拜。
仙乃日的另一側,“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的夏諾多吉再沒有了云霧的環(huán)繞,雪白的山尖一覽無余,此起彼伏。那終年不化的積雪,在初升旭日的映襯之下,泛著耀眼的光芒,顯得格外的莊嚴神圣。夏諾多吉代表著“金剛手菩薩”,是除暴安良的神祗。
夏諾多吉,雄健剛毅,神采奕奕的少年。夏諾多吉就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冰川、奇石還有夏諾多吉的一大亮點,峰林怪石,錯落有致,不得不憾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海拔將近6000米的神山,我想,高海拔肯定是成為神山的必備條件吧,黃山這么出名,也沒被稱為神山,而我們只能遠遠的眺望他,膜拜他,據(jù)說還有著降服蛇妖的故事,有緣人還能看到神跡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贊,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