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給別人取外號
佛在世時,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相貌丑陋、遍體疤痕的女孩,父母秘密地把她撫養(yǎng)大,之后便將她逐出家門。這個女孩流浪到一個地方,悲傷地坐在那里,阿難見到后問她:你為什么這么悲傷?女孩敘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于是阿難給了她一些香并說:你將這些香涂在如來的舍利塔上,就可以治愈你的麻風病,凈除你的罪障。這個女孩依照阿難的說法去做了,結(jié)果身體的疾病和丑相全部消失了,變得像天女般美麗。
在《百業(yè)經(jīng)》中,有一個金色比丘尼的公案,與這個故事非常類似。
當年佛陀在舍衛(wèi)城時,一個下劣種姓的人家生了一個具有十八種丑相的女孩,父親說:這樣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親說:這畢竟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暫時養(yǎng)著她,等生活能自理時再把她趕出去。
丈夫思慮再三也同意了。此后父母把她關(guān)在家中悄悄撫養(yǎng),不讓任何人看見。等這個丑女剛能獨自行走,就被逐出家門。從此她流浪街頭、四處行乞,每天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后來她又染上了麻風病,更是痛苦難忍,在街道上輾轉(zhuǎn)呻吟。
阿難尊者見此情景后,對丑女生起了悲心,問她:你是誰呀?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丑女悲傷地說:尊者,這是我前世的業(yè)力所感,求求您消除我的惡業(yè)吧。阿難安慰道:不要傷心,我來教你行善,以善業(yè)之力一定能消盡你的惡業(yè)。阿難找來芝麻油、妙香等供物,并把她帶到佛陀的頭發(fā)和指甲塔前作供養(yǎng)。
這時,給孤獨長者剛好路經(jīng)此處,他憐憫丑女無衣蔽體,就布施給她一件衣服。此時佛陀知道度化丑女的因緣成熟了,也親自降臨到塔前。丑女見到世尊的相好和威儀,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她脫下自己的衣服供養(yǎng)世尊,并在佛陀前歡喜地合掌祈禱,然后在對佛陀的清凈心中去世了。
她死后轉(zhuǎn)生為一個商主之女,生下來就相貌端莊、身色金黃,父母給她取名金色,后來出家獲得了阿羅漢果位。眾比丘問世尊:金色比丘尼為什么生在富貴家,而且相貌莊嚴、身色金黃?
佛問:你們還記得舍衛(wèi)城有個具有十八種丑相的女孩嗎?眾比丘說:記得。佛說:因為她前世以妙香供養(yǎng)佛塔,以妙衣供養(yǎng)我,所以能投生到大商主家,并且身色金黃。(用妙香供佛的功德很大,但現(xiàn)在許多人不用香供佛,卻供養(yǎng)自己成天在身上噴各種香水,也許這些人是把自己觀想為佛來作供養(yǎng)吧。)
又有比丘問佛:世尊,她以前造了什么業(yè),成為具有十八種丑相的賤女呢?佛說:迦葉佛出世時,她是一個比丘尼,由于個性剛強,時常惡口罵人為賤人、丑人等。在臨終前她發(fā)愿:我今生出家修持雖無成就,但以我出家的功德,唯愿于釋迦佛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阿羅漢果,愿我惡口罵人的惡業(yè)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虛,因為往昔罵人的惡業(yè)成熟了,所以成為具十八種丑相的劣種女;又因為出家修行的善業(yè)成熟了,所以她能夠值遇我并生起信心,出家后獲證阿羅漢果位。
有些人經(jīng)常用笨蛋、青蛙、老豬等字眼來罵別人,還有些人喜歡給別人取外號,像大胖子、大個子、小矮子、大鼻子、小眼睛等,其實我們說一次惡口,自己至少會感受五百次這樣的果報。
以前法王如意寶講《百業(yè)經(jīng)》時曾經(jīng)反復叮囑:千萬不要給別人取外號,否則因果不虛,自己將來也會感受這樣的果報。
法王如意寶教誡之后,全學院的人再也沒有互相取外號。
我希望在座的道友們今后也要注意這個問題,盡量不要惡口罵人,也不要給別人取外號。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