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中佛的境界
藥師家族常識
2023-06-28 11:54
四川安岳·千佛寨藥師經變
『第一大愿:愿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盡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愿: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于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yè)』。
藥師經中自第一至第五愿,乃依四諦中滅道二諦境而發(fā);自第六至第十二愿,乃依苦集二諦境而發(fā)。前五愿中更可分別,第一、第二依所證滅諦果而發(fā);后三依菩薩所修道諦而發(fā)。后七愿中,前三后三皆由苦諦而發(fā);然苦因于集,故中間一愿乃依集諦而發(fā)。前第一愿,諸佛大體相同;今第二愿,則唯藥師獨具。(太虛法師)
斷一切煩惱,得一切智慧,具一切功德。清凈自在,圓滿解脫,通達一切善法,具足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做智)、五眼(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之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佛之境界唯十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