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天然健康助養(yǎng)生長壽
現(xiàn)代素食通常由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筍、食用菌類、藻類及干鮮果品等植物原料和蛋奶類組成。素食菜肴堪稱中國菜肴五大風味流派之一,從形式上來看,素食有清素、仿素、雜素三類。
研究證明,吃素食可以長壽。世界各地長壽的人們均以素食為主或干脆純素食;而以肉食為主的人群壽命較短,如愛斯基摩人平均生命不到30歲,俄羅斯吉爾吉斯人很少超過40歲。
素菜所含的營養(yǎng)素較葷食全面。葷食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無機鹽。素食除了這些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此外,素食中的大豆分離蛋白和優(yōu)質(zhì)魔芋粉等成分,其營養(yǎng)價值遠遠超出肉、蛋、奶類,能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大豆蛋白為全價蛋白,蛋白質(zhì)價次于牛肉,優(yōu)于魚肉,雖然整粒大豆的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只有65%,但是大豆加工成豆腐后,其消化吸收率卻為92%~95%,與肉類相當。
素食具有健腦、提高智力的功能。植物蛋白可使身體呈微堿性,提高腦細胞運算時的開關(guān)速度,從而提高大腦的判斷力和記憶力,使大腦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素食能使血液保持酸堿平衡的正常狀態(tài),被喻為血液的凈化劑。食肉多者血液必成酸性,葷食中的蛋白質(zhì)、脂肪在人體內(nèi)分解時,產(chǎn)生乳酸等多種酸性物質(zhì),具有極強的刺激性,妨害著身體各器官的機能;而多食蔬菜、堿性食物,酸性物質(zhì)就會被迅速中和成無毒的化合物排出體外,并使血液保持酸堿平衡的正常狀態(tài)。
有資料表明,素食還能明顯提高體力、耐力及效率??茖W家對素食者和非素食者做過多次不同方式的測驗,結(jié)果令人震驚:素食者無論在體力、耐力、效率上都是非素食者的2~3倍。其奧妙是,由于大量攝取葷食增加了體內(nèi)的酸性代謝產(chǎn)物,促使血液變?yōu)樗嵝?,導致肌肉疲勞、肌力衰?而植物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鈣、磷、鉀等電解質(zhì),使人體血液呈弱堿性狀態(tài),因此兩者明顯不同?,F(xiàn)在,不少國家的教練員有意識地讓運動員在比賽前吃素,以提高運動成績,就緣于此。此外,素食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癌癥的發(fā)生,對于輔助治療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也有顯著效果。
素食巧搭配 。各種硬殼果、種子蛋白質(zhì)含量達到30%,豆類蛋白質(zhì)含量尤其豐富,高達46%,比肉類還高出l倍;缺點是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不夠全面,若能巧妙搭配,則可互相取長補短,提高素食營養(yǎng)價值。大米和豆類就是很好一對兒,可讓人體獲得比肉食更有營養(yǎng)價值的蛋白質(zhì)。另外,蘑菇是一般素食較為缺乏的維生素Bl2的富礦,每天吃50克鮮蘑菇即可獲得成人一天的維生素Bl2生理需求量。而雞蛋、牛奶等則含一般素食所缺少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可做餐桌上的配角。黃豆和牛奶組成完全蛋白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研究表明,人體在消化動物性食物時,打開動物蛋白化學鍵所需的能量遠遠高于植物蛋白,食用等量的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提供給人體的凈能量幾乎相同。
蔬菜細調(diào)和蔬菜是素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加調(diào)配可收到營養(yǎng)互補的功效。嫩葉、花莖、根莖、瓜茄、菌藻、干果和硬殼類等不同品種,都可提供不同的養(yǎng)分。同時,不同顏色的蔬菜也各有優(yōu)勢,如木耳、芝麻等黑色食物胡蘿卜素含量高;綠色蔬菜則富含鈣質(zhì)。
烹調(diào)講科學采用科學方法烹調(diào)素食,可減少養(yǎng)分的損失,提高養(yǎng)分的吸收率。如面類食物多用于烹煮,少用油、鹽、糖、味精等調(diào)料,盡量做到原汁原味;蔬菜類宜用旺火快速烹調(diào),以減少維生素的丟失;能生吃的盡量生吃。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