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yīng)篇新證 第十章 力行
正文:故吉人(230)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231)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力而行之。
譯文:所以世間行善的吉人,因為他們口里說的是好話,心里想的是效法善人,平時所作所為的都是善事,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種善行。如是積累了三年,上天必定會賜福給他,增長他的壽命。而那些常做惡事的兇人,因為他們口里說的是粗言惡語,心里效法的是惡人,平時所作所為都是惡事,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種惡行。如是積累了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禍給他,減除他的壽命。所以人為什么不趕緊多做善事,以轉(zhuǎn)禍為福呢?
分析: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無論是善人的日行三善,還是惡人的日行三惡,都將會受到報應(yīng)。歸結(jié)起來,善行與惡行總有三種,那就是語、視、行。這正是人們?nèi)簭纳频那袑嵪率钟霉Φ牡胤健L显谶@里由心念的善惡,證明到懺悔罪業(yè),再講到身體力行。三個層次非常分明。人若掌握了這三個層次的內(nèi)涵,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而關(guān)鍵之處,還在于行。語善:我們贊嘆別人的善行,宣傳別人的善功,勸人印佛經(jīng)善書、放生、供養(yǎng)三寶,救濟貧苦病苦,捐資助學(xué)等等,動口、動筆,即能積累無量福德。反之,若誹謗別人,揭人隱私,寫淫穢小說,則可造無量惡業(yè)。視善,即是效法之意,我們效法善人的思想行為,對之生歡喜心,立志去行,即是視善的一種。另一方面,依據(jù)太上所列善惡,善行惡止,規(guī)矩自己的言談舉止?;蛘咭捞纤v方法,常反省自己的身口意的惡業(yè),發(fā)自內(nèi)心懺悔。反之,如果效法惡人的思想行為,必將起到邪路上去,受到苦報。行善,在生活中隨緣做出種種善行,反之,惡事即使是微小的也不去做。如此而行,三年雖然不久,也有千日。如果一個人在三年的時間中,心沒有一點改變的話,則他所造的善和惡,也就到了純熟的地步了。同時,在數(shù)量上,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了,由量的積累,必將達到質(zhì)的變化,所以,天定會降禍或降福。
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孫強過自己,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此,花許多錢送子女學(xué)藝術(shù),學(xué)外語,從幼兒園時開始,就陪著子女走上競爭之路。為的就是讓子女出人頭地,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的。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實際上是舍本求末,做為父母如果行善不輟,再加上學(xué)藝術(shù),學(xué)外語等助緣,子女都會成為人材。例如,我的一個朋友,他行善十多年,兒子考上名牌大學(xué)。有人請教他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問他是不是剛懷孕就進行胎教?是不是孩子剛會說話就學(xué)外語?上沒上特長班?學(xué)的是什么?那人說,我首先教育孩子做一個善人、好人,然后我持念阿彌陀佛圣號,念《地藏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量放生,隨緣扶貧助學(xué),資助孤兒病人。兒子從小到大,學(xué)習(xí)一直名列前矛,補習(xí)班都很少參加,就是隨班學(xué)習(xí),并不是用錢參加各種補習(xí)班才考上好學(xué)校的。其實,這就是天降之福。行善日久,天降之福,或自身享受,或者子孫榮耀。天降之禍,也必是自身承受,或者子孫衰敗。所以,深信因果的人,是絕不會做出兇惡的事情來的。
從業(yè)果之理來說:“未造者不遇,已造者不失壞?!币簿褪牵瑳]有行善就不會得到福報,沒有造作惡業(yè)就不會有惡報。同時,業(yè)果會增長廣大,除了現(xiàn)世受福受禍之外,來世上升還是墮落,也在于你是行善還是作惡。行善,則后世光明,作惡,則后世黑暗,必將墮入三惡途中去了。
佛教不但講“因果”,而且還特別強調(diào)“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有人勉力行善,在現(xiàn)世沒有得到福報,卻生活艱難,坎坷不斷,這是他前世惡業(yè)成熟,而今生的善業(yè),沒有成熟的緣故。他今生的善業(yè)將在后世成熟,只是我們沒有智慧眼看到他的果報而已,并不是行善沒有善報。有的人作惡很多,卻升官發(fā)財,連走好運,節(jié)節(jié)高升。這是他前世善業(yè)成熟,而今生所造作的惡業(yè)沒有成熟的緣故,他今生的惡業(yè)將在后世成熟,只是我們沒有智慧眼看到他的果報而已,并不是作惡沒有惡報。
古語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庇终f:“水滴石穿”。說的是積少成多,和堅持不懈的道理。先賢說太上感應(yīng)篇行之三年,萬罪消滅;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孫賢明,榮登科第;行之十年,壽命延長;行之十五年,萬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孫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世人若相信太上感應(yīng)篇的道理,認(rèn)真實踐,自然會福祿無量,子孫榮顯昌盛。
佛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而以世間法為究竟,它為我們闡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證得佛陀果位,解脫生死,才是修行佛法者的目的,在修行中,必得?;垭p修才能成就佛陀果位,而修慧必定要在于明了修行的宗旨,而見到了本性,修福必定要在于尊守做人的五輪,而在日常生活中歷事練心,而且二者要互相協(xié)調(diào),才能相輔相成。奉行《太上感應(yīng)篇》正是修福的途徑,同時,這足以證明,奉行《太上感應(yīng)篇》是成佛的基礎(chǔ)。我們千萬不可小視這部經(jīng)典。
事例一
卡羅斯.古鐵雷斯剛隨父親到美國時,身無分文,他跟父親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海邊小飯館里做服務(wù)生,他勤快好學(xué),不取報酬,得到老板賞識,并引薦他到食品公司做推銷員兼貨車司機,臨上班時,父親告訴他:“我們祖上有遺訓(xùn)‘日行一善’,在家鄉(xiāng)時,父輩們之所以成就了那么大的家業(yè),都得益于這四個字,現(xiàn)在你到外面去闖蕩了,最好能記著?!睆拇?,他每天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幫店主把一封信帶到另一個城市,讓放學(xué)的孩子順便搭一下他的車,他樂呵呵地干了三十四年,因為他個人推銷量占佛羅里達州總銷售量的百分之四十,受到重用。總部派他到墨西哥,統(tǒng)管拉丁美洲的營銷業(yè)務(wù),他打開拉丁美洲市場后。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亞太地區(qū),一九九九年,被調(diào)回了美國總部,任首席執(zhí)行官,年薪七百四十萬美元。
就在他被國獵頭公司列入可口可樂,高露潔等世界性大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的候選人時,美國總統(tǒng)布會在競選連任成功后,提名卡羅斯.古鐵雷斯出任下一屆政府的商務(wù)部長,現(xiàn)在他的名字已經(jīng)成為“美國夢”的代名詞。
再析
有許多人心性很急燥,剛做一兩件善事,就要看到福報;見到別人做惡,就要看到惡報。沒有見到,就認(rèn)為因果之事實在是不可相信的?;蛘呤裁瓷剖露紱]有做,卻口稱自己一直行善積德,為何命運如此不公,別人一直高升,一直發(fā)財,而自己卻一直坎坷不順。于是就認(rèn)為行善積德沒有用處,殊不知正是這一點害了他一生。因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對自己的所行、所思、所言沒有觀察,不知道自己天天在造作惡業(yè),卻一直想當(dāng)官發(fā)財,這就如同沒有下種子,卻要秋收一樣,到哪里去找福報呢?這兩種作法都是不可取的。
事例二
2009年2月,記者在采訪中不小心將采訪包掉在了“月疋”老人的家中。于是,借著拿包的理由,記者又獲得了一次登門拜訪的機會。
晨報頭版頭條刊發(fā)了《隱身好人“武漢月疋”找到了》的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朱毅委托晨報代他向老人問好。
上午11時許,記者再次按下了老人家的門鈴。
開門的依然是“月疋”老人,他把采訪包遞給記者后,就用身體擋住了大門,絲毫沒有讓記者進屋談的意思。
“您的事跡我們今天見報了”,記者說著將報紙遞了過去?!笆裁匆妶罅耍俊崩先藳]有伸手接報紙,原本的笑臉一下子沉了下來。
“遵照你的意思,我們在文中沒留公布您的真實身份和住址,您放心。”記者連忙解釋。
“哦,謝謝,你們尊重我的意見,沒有公布我的名字,但報道我,還是不太好,我做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社會上比我做得好的人多得很,我不值得報道?!?/p>
老人的臉色緩和了下來,記者站在門口與老人扯了起來:“與社會上許多捐款幾萬、幾十萬的人相比,你捐的錢并不多,但是與他們不同的是,你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利的精神,值得整個社會尊敬和弘揚。”
“我沒什么好說,希望以后不要再宣傳我了,再搞就是作秀了,你想想,你們這樣宣傳我,我們單位知道了肯定要上門搞慰問什么的,同事、鄰居知道了,怎么看我,你們不能再搞了?!崩先嗽秸f越激動。
“無私助人是一件好事,社會需要弘揚這種精神?!庇浾哌B忙說。
“古書上說得好,施恩勿念,我做好事從來不希望有什么回報。”老人回答得很堅決。
他是一位78歲的普通退休干部,12年來持續(xù)捐助利川市一中貧困學(xué)生,受助學(xué)生和媒體一直在尋找這位好心的“武漢月疋”,老人卻始終堅持“隱身”,其嘉言善行,令人感動,引人深思。
作為最先報道“武漢月疋”的媒體,從2007年8月開始,晨報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月疋”老人。這一次,終于找到了化名背后可敬的老人,但是,編輯部最終還是決定讓他繼續(xù)“隱身”。一方面,這樣做是為了尊重老人的意愿,更重要的,則是為了尊重老人選擇“隱身“助人所體現(xiàn)出的價值。
從傳播學(xué)的角度來看,一個有血有肉的具體的人,比一個只有化名的背影,顯然更具傳播的價值,但老人的”隱身“卻凸顯出另一番境界。
12年的堅持不懈,小善積成大德,使得“武漢月疋”成為一種價值符號,它體現(xiàn)的是力所能及地助人為樂,并持之以恒、不事張揚、不圖回報。這種善行不僅惠及他人、利于社會,同時也是行善者本人發(fā)乎于心的行為,是最高層次的一種精神追求;正如老人自己所說:“我覺得幫助別人是一種樂趣。
確實,12年,1.1萬余元,比起那些一擲萬金的捐助,并不引人注目。但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環(huán)境中,在太多人習(xí)慣了講“公平交易”,講付出應(yīng)有回報的背景下,“月疋”老人的出現(xiàn),顯得如此特立獨行,從他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傳統(tǒng)美德,更看到了一種將幫助他人視為人生最高價值的時代精神。
我們從“武漢月疋”的平凡善行中見識了偉大,這種力所能力及樂于助人、持之以恒、不事張揚、不圖回報的精神,可敬、可信、可學(xué),只要我們隨時隨地伸出手去,力所能力及地關(guān)愛他人、幫助他人,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武漢月疋”。
倘如此,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城市,就會由于擁有眾多的“武漢月疋”而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長年做好事?!霸埋狻崩先?2年隱姓埋名資助利川山區(qū)的貧困學(xué)子,經(jīng)過晨報連續(xù)多年來的尋找,終于揭開了“月疋”老人神秘面紗。
“月疋”老人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紀(jì)80年代的建筑,如同老式建筑在城市中不引人注目一樣,退休老人“月疋”,在小區(qū)內(nèi)也不引人關(guān)注。在小區(qū)內(nèi),記者報上“月疋”老人的真實姓名后,50歲以下的住戶幾乎無人知道這樣一位老人,只有門衛(wèi)和一些70歲左右的老人才表示“知道這個人”。
在他們的眼中,“月疋”老人只是個普通的退休老人。
記者詢問“在你的印象中,月疋老人有沒有什么特殊之處?”該小區(qū)的一名保安皺著眉頭,沉思了10秒鐘,回答:“很一般,很普通。”
“他和我老伴是同事,沒聽說他做過什么大事情”,今年75歲的王婆婆說。另一位爹爹也說:“只知道他從銀行退休的,其他的不知道?!?
平淡,是“月疋”老人留給街坊們的大體印象,只有一些與他有過交道,或平時很熟的人,才能隱約說出“月疋”老人的一些特點。
彭智祥師傅是“月疋”老人所在小區(qū)的另一位保安,相比其他小區(qū)保安,彭師傅性格外向,與小區(qū)居民的接觸多一些,他對“月疋”老人的印象是:“人很平和,是個蠻好的人,他是處級干部退休,沒有脾氣,平時遇到都是很客氣地和我們打招呼。”
在平時和“月疋”老人的聊天中,彭師傅得知:“月疋”老人的名字在國家紅十字會有備案,因為老人經(jīng)常捐錢給紅十字會,“聽說他還打算將遺體捐獻,做醫(yī)學(xué)研究”,彭師傅悄悄地告訴記者。
在小區(qū)的一間活動室,高高地懸掛著一張光榮榜,上面是去年汶川地震時,住在該小區(qū)的退休老人自發(fā)捐款記錄。“月疋”老人榜上有名,捐款300元。
在小區(qū)的活動室,記者找到正在打麻將的魏師傅,他和“月疋”老人是從同一個單位退休的。問起對“月疋”老人的印象,魏師傅說,他是個很平實、很扎實的人?!八?0多歲時,擔(dān)任我們單位信息部門的處長,在上個世紀(jì)80年代,電腦還是十分稀少的東西,作為信息部門的負(fù)責(zé)人,必須熟悉掌握電腦,雖然當(dāng)時已50多歲了,但他日夜鉆研挑起了這個擔(dān)子”。
在采訪中,街坊們還向記者描述了一個擁有幸福家庭生活的“月疋”老人。
“平時和他們接觸不多,遇到了就是打個招呼,印象中他們兩口子總是一同出現(xiàn)在小區(qū)里”,小區(qū)內(nèi)一位婆婆說。“他的孩子既孝順又爭氣”,彭智祥說,“月疋”老人有一個女兒在某銀行工作。魏師傅說,“月疋”老人有一個孩子在國外留學(xué)?!捌綍r,他都很少和我們一起打麻將”,魏師傅說,“月疋”老人總是和妻子一同散步,一同離開。
事例三
2007年4月16日上午,一位67歲的棗莊老人,在北京***接受感動中國百位礦工頒獎。他就是40年做好事如一日,被人們稱為“活雷鋒”的棗莊礦業(yè)集團第一機廠退休職工許雙功。
“我要一輩子做好事……”44年前,許雙功立下了這樣的誓言。44年中,他幾乎每天都背著電工袋和裝著螺絲、螺帽、漆包線等物件的挎包,為市民做好事。
1963年,與雷鋒同齡的許雙功,在廠黨委的支持下,與幾名團員組成了“學(xué)雷鋒便民服務(wù)小分隊”,業(yè)余時間到附近家屬院里為居民修理自行車、自來水、電燈等。隨著歲月的更迭,參加便民活動的小分隊成員最后只剩下許雙功。他將幾十位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和傷殘軍人列成“服務(wù)名單”,利用業(yè)余時間和休息日、節(jié)假日,輪流上門服務(wù)。電話進入千家萬戶以后,找他的人更多了,無論是誰,只要一聲招呼,許雙功準(zhǔn)到。
許雙功把好事做到了社會上。附近一個宿舍的下水道堵塞了,他用塑料布把頭和身子一蒙,手拿竹竿將下水道里的污物全部放出。到煤礦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他不是修門鎖、整線路,就是整修花草、打掃衛(wèi)生。
許雙功的妻子有病,長年服藥;二女兒、三女兒先后因病過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停下學(xué)雷鋒的腳步。1996年退休后,好朋友勸他:辛苦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許雙功卻覺得:自己是黨員,人退休了,不能退出為人民服務(wù)的行列。學(xué)雷鋒的事就一直在做。雖然他不圖名不圖利,黨和人民并沒有忘記他,他多次獲得省、市優(yōu)秀***員、勞動模范稱號,2004年被命名為“棗莊雷鋒”。
許雙功學(xué)雷鋒,做雷鋒,也熱心傳播著雷鋒精神。2006年4月,他和10多名退休工人一起自籌資金2萬多元,制作了30多塊宣傳雷鋒和“八榮八恥”的展板,到廣場、部隊、學(xué)校等場所巡回展出,受教育者高達6萬多人次。近幾年來,他先后到學(xué)校、部隊作報告上百場,在當(dāng)?shù)匾饛娏曳错?,先后被棗莊學(xué)院等聘為德育輔導(dǎo)員。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