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慈心不殺凈業(yè)正因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yè)。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yè),乃是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諸佛凈業(yè)正因?!斗鹫f觀無量壽佛經(jīng)》
一切眾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一個國家的法律要懲罰罪人,最重的刑罰無過于死刑。從中我們就能夠了解:天下最大惡行就是殺生;而最高的善行就是放生。
生活在海、陸、空中的各類眾生,形體上與人類雖然有差異,但它們一念的覺性以及貪生怕死的本能跟我們沒有兩樣。并且動物還可能是我們多生多劫以來的六親眷屬。
動物貪生怕死的本能,可以通過觀察它們被抓、被宰殺時驚恐奔逃、哀鳴乞命的神態(tài)得知。
別看豬平時很笨,但面臨宰殺時,它逃命時跳墻登高的敏捷動作跟平時大不一樣!當一只雞被割斷喉嚨,周圍的同類會驚駭?shù)凝R聲哀鳴;當一只豬被拉向屠刀,留下的伙伴也都惶恐難安,不思飲食。
以上情形跟人類遇到敵軍屠城,親眼見到父母被殘害,目及妻兒子女被肢解的情形又有什么兩樣呢?
一些動物被宰殺時,或五臟被剖開,但還沒有斷氣;或咽喉被割斷,但是眼睛閉不上,即便在此種情況下仍想求生。這跟人類被殘害時,痛苦地按著傷口,眼睛盯著下毒手的人點頭示意:“你這家伙刺我一刀,我要認準你,生生世世不會忘記報復你”的情形沒有差別。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殺人前把對方眼睛蒙上的原因。
人類以殘忍之心殺害動物,與它們所結(jié)的深仇大恨,生生世世都難以了結(jié)!反之,動物在即將被宰殺的關(guān)鍵時刻,如果忽然遇到一位或一群善人,出錢把它贖買下來,放回江河里面遨游,放回虛空里面翱翔,這些動物的感恩又會是多么的深廣!
上述道理都需要設(shè)身處地的去領(lǐng)會。我們不僅不能去殺害動物,更要積極行放生業(yè),修善增福,積攢凈土資糧。
微信分享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