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一)
五臺山,佛教圣地,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殊師利菩薩道場。
五臺山地理位置:
五臺山地處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華北第一高峰。方圓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環(huán)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頂平坦寬闊,其狀如石壘之臺,是故,稱 "五臺山"!漢唐以來。
五臺山設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與中國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此后歷朝發(fā)展,歷代興建,經過精心裝修,鼎盛時期寺院達300余座,規(guī)模之大,可稱"諸宗翹楚,一教首班"!截止公元2014,五臺山上大部分寺院都已合并擴建,現今余臺內寺廟39座,臺外寺廟8座。
五臺山又是國家級重點,世界知名的風景名勝旅游區(qū)之一。各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新,愈加顯得富麗堂皇,雄偉莊嚴,盡呈佛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大家者、世界文化之主要流派"的崇高地位!宗教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是著稱世界的"文化大戶"。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 :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龍虎寺。
五臺五峰
五臺分別為東臺望海峰、西臺桂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降雪峰、中清涼圣境臺翠巖峰。
五臺之中北臺降雪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中原,為大國之屏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嶂環(huán)開。曲盡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又因山中盛夏氣候涼爽宜人,故別名"清涼山"。
重要地位
五臺山在隋唐時已經名聲遠播,宋代以后,日本、印尼、尼泊爾等國的僧侶與五臺山都有往來。
從五臺山源遠流長的興始發(fā)展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在四大佛山所占據的特殊地位。它不僅生動翔實地記錄著中國佛教文化的更新發(fā)展過程,同時還展現著佛教文化的光明與進步。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臺山,千百年來吸引著十方世界與中國各地的佛教僧侶、教尼、信眾、居士以及教外的友好、親朋、佳賓、貴客等去往五臺山游覽、參拜、學習。但是,去往五臺山路途遙遠,交通需要多些時日方可到達,因此每年去往五臺山游覽、參拜、學習者有緣得見足可觀數。
此處因應印光法師之原句賦詩一首:
文殊菩薩德宏量,
久成智種妙法王。
因憐眾生迷自性,
故輔釋迦振佛綱。
為諸圣師體莫測,
做大賢母用無方。
常住寂光映碧水,
萬川一月影咸彰。
評論